佛圖網

標題: 空海 [打印本頁]

作者: 姽婳凝思淡清颜    時間: 2013-5-29 10:19
標題: 空海

        历史上的空海法师,亦名遍照金刚,日本僧人,生于西元774年,卒于西元835年(日本平安时代),于十九岁时,因遇到一名僧侣授予「虚空藏菩萨求闻持法」,而放弃已就读一年的大学明经科,加入山岳修行的行列。
        空海法师于延历二十三年(804年),与最澄法师随遣唐使入唐学法,抵唐之后,展转到长安(今西安),后访寺择师,在翌年的三月,拜在青龙寺惠果法师门下,受到惠果法师的倾囊相授,同年十二月,惠果法师示寂,空海于是四处参学,于次年(806年)十月回国,留唐二年多。回国时携回大量的佛教经典,对此后的日本佛教产生重大影响。
        空海法师所传的密法受到朝野的欢迎,又因得到嵯峨天皇的支持,在弘仁七年敕准以高野山为真言宗的总本山,作为传法修观的道场,弘仁十四
        年受赐东寺,积极以东寺为中心,展开弘法活动,因此后人称他所传的密教为东密。他的弘法活动顾及民众,遍及全国。仿中国唐朝于县乡办学,在平安京设立「综艺种智院」,聘请僧俗教师讲授佛儒道,不分僧俗贵贱均可入学,成为日本最早的平民教育学院,同时也是最早的私立大学。
        空海法师尽其一生发挥了多方面的天赋,同时创立了真言宗宏大的教学体系。他主张「即身成佛」,但并非一蹴即成,而是有其次第可循。在《辨显密二教论》中,他提出自己的教判理论,以真言为最高,依次是华严、天台、三论等宗。在《十住心论》一书中,他将一切教法,按信奉者的心境,分成十个阶段,称为十住心;这部书将外道与世间道德纳入整个思想体系中。空海法师示寂之后,真言宗在教理上并无多大变化,后代之所以发生分派,主要是由于修行仪式的日趋复杂引起争执。
        空海法师同时也是一位文艺理论家,其所著《文镜秘府论》体大精深,全书包括序言,天卷(声韵调声说)、地卷(体势论)、东卷、南卷、西卷、北卷几个部分。其内容包括了四声说、调声说(天卷),十七式、十四例、十体(地卷),对属论(东卷和北卷),病犯论(西卷),创作论(南卷)等方面,是日本汉诗学的第一部著作,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
        在最澄和空海两位法师到中国的前后,还有不少僧侣同时来中国求学,所谓的「入唐八家」,就是指最澄、空海、宗睿、惠运、圆行、常晓、圆仁、圆珍等八人,他们所学的都与密宗有关,因此回国后,所传的也都是密教化的佛教,由于教相判释的不同,便形成最澄一派的台密,和空海一派的东密。开启天台宗的最澄,和创立密宗的空海,他们最大的贡献,是将中国传去的佛教加以日本化,使之成为以皇室和国民为重点的国家佛教。
  标签: 空海法师东密




歡迎光臨 佛圖網 (http://www.photobuddha.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