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圖網

標題: 大雨後的晴空 「緬甸媽祖」丁媽媽 [打印本頁]

作者: harry1211    時間: 2016-9-29 17:07
標題: 大雨後的晴空 「緬甸媽祖」丁媽媽
大雨後的晴空 「緬甸媽祖」丁媽媽

從仰光駛往果目鎮的碎石子泥巴路,顛簸得可以把人一身骨頭震散,有擠滿人的公車,還有漫步的小牛、吃草的小羊,閒適地襯著遠方的藍天白雲、田間亮綠奪目的青田翠樹,緬甸鄉間恬靜質樸的農家風光盡收眼底。乍然發現這沿途的風景開展,好似靈鷲山「愛與和平地球家」(GFLP)在此地展開大雨托兒所計劃的歷程,雖有艱辛難行之處,卻已在眾人努力之下,看到了大雨後的晴空朗朗!


大雨托兒所,來了!

2004年,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白皮書調查協助下,靈鷲山GFLP著手草創緬甸「大雨計畫」;2006年六月,靈鷲山GFLP緬甸計畫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決定在果目鎮欣羌村開辦第一所「大雨托兒所」,由社區寺院提供土地,而營運經費與人員訓練則由靈鷲山GFLP團隊負責。欣羌村的住持剛開始聽到靈鷲山開辦大雨托兒所的用意與功能時,覺得很美好卻不太實際,因為農村家長對普及教育認知不足,也不覺得三到五歲的幼兒有上學的必要,對這項「額外」的幼稚園教育,大家都還懵懂觀望,但這正是農村年輕父母最迫切需要的一項社區機能。


緬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乾季、雨季、涼季三季,當雨季一來,就進入農忙時期。年輕的農村父母通常鎮日不在家,幼兒缺乏照料,任由在田野間玩耍,不是在外戲水受傷、溺斃,就是罹患肺炎或熱帶疾病。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調查顯示,每逢雨季,五歲以下緬甸幼兒夭折率暴增,是平日的七倍。


對當地窘困的農村家庭而言,若每個偏遠鄉村都有一處「大雨托兒所」提供免費專業的幼兒照護,不啻是父母們的美夢成真!這項結合學校老師、寺院資源所創造的社區計畫,能讓小孩們得到基本的飲食和醫療衛生照顧,同時在健康和智能上獲得較好的改善與成長,這讓孩子有機會健康長大,也讓家庭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所以,當靈鷲山心道法師發起這項教養計畫時,寺院被說服了,緬甸政府同意了,GFLP正式成為在緬甸唯一被允許設置教育項目的國際NGO組織。


靈魂人物Ma Ma Tin


管理各地大雨托兒所的靈魂人物是「丁媽媽」,這暱稱來自她緬文名字「Ma Ma Tin」的發音,加上她慈祥溫煦的面容,在在讓人感受到如母親般的熟悉,於是靈鷲山同仁都熱情喊她為「丁媽媽」。


擁有幼童教育專業素養的丁媽媽,對兒童全心全意的奉獻,孩子們只要一看到她出現,就會衝上前要她親親抱抱,那種親暱自然的感情流露,更像是一位慈光普照的「緬甸媽祖」!


丁媽媽原先在緬甸的兒童福利部工作了二十七年,只差幾年就可以領退休金安養天年,但因為她遇到在緬甸曼德勒(俗稱瓦城)供萬僧的心道法師,這次相逢改變了她的下半生。當她知道靈鷲山GFLP計劃在偏遠鄉村開辦「大雨托兒所」後,她馬上請辭工作,放棄即將到手的退休金,義無反顧投入托兒所的籌備,協助訓練「大雨小老師」,一路陪伴GFLP專業團隊,篳路藍縷地把托兒所一所所辦起來。


托兒所開辦之初,家長不時會與丁媽媽爭執教養的方式,直到一一被「眼見為憑」的豐碩成效所說服:大雨的孩子們擁有不輸城市同齡兒童的互動膽識、表達能力與學習反應。家長們開始自動自發在農忙之餘協助維護房舍,製作遊戲器材,也會捐出微薄收入來回饋托兒所。三年下來,大雨托兒所不但博得所有人的掌聲,也實際促進當地寺院自辦學校的素質。現在各地的住持法師已經化被動為主動,邀請靈鷲山繼續規劃成立大雨托兒所。靈鷲山GFLP團隊在丁媽媽的投入下,以「大雨托兒所」為社區示範一個合作與互助的模式。誠如淨念法師所說:「靈鷲山的熱情更需要村民回饋,才能有繼續經營的動力。」


文/吳文禮








qrcode?scene=10000004&size=102&__biz=MzAxMDM2ODE4NQ==.jpg (17.68 KB, 下載次數: 35)

qrcode?scene=10000004&size=102&__biz=MzAxMDM2ODE4NQ==.jpg





歡迎光臨 佛圖網 (http://www.photobuddha.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