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学习随笔》之‘修行知见的碎谈’

[複製鏈接]
wairoa 發表於 2017-5-22 05:33: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今天跟大家谈谈一般平淡的佛法,题目是“修行知见的正确面”。先说说‘知见’两个字,譬如说我要来威灵顿,我必须要把威灵顿的方向弄清楚,把乘搭的班机时间、价钱、日期等等弄得非常清楚,这就 叫做‘知’。清楚到什么程度呢?就如眼睛见到眼前物一样,一点也不含糊,这样才算是‘知见’两个字的意思,如《法华经》里提到的 ‘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当然一点也不会含糊。同样 ,修行这一件事情,更不可以含糊,因为行错了路,可以再起步,但过去了的时间,是不可能再回头的。如果,这方面的知见我们能够掌握正确的话,纵然起步慢一点,但时间却没有浪费,所以在实践修行的大前题,我们必须将修行的定义、方向、目标、条件、方法、利益等等都要有一明确的认知,不能含糊。            现在我们要谈的对象是在家人,不涉出家众,有心在修行方面下功夫的在家人,首先要看看自己的个人条件、家庭环境、经济情况、文字的了解程度,以及师资的具备与否等等。若前者的知见清楚,就不会盲修瞎练,蹉跎岁月,故我依然,白白浪费一期生命,只种下善根而已。后者说到个人条件,个人自己最清楚,比如我们现在的年龄,看书费眼力,打坐腰骨痛,听经或看视频的时候,往往不知觉地进入梦乡;而年轻一辈的,又要为生活比拼,一天空余的时间不会很多,更遑论连场打七了。所以,在学习佛法方面的内容,就有选择性的必要 ,当然,有能力的,有条件的,则可随分随力涉猎其它部分的佛法,都是很好的补充。
            回过头来,先说说‘修行’二字的定义:
●‘修’一字,我们经常听说的有‘修学佛法、修改行为、修正理念 ’等等的日常用语,从中我们就知道这个‘修’字的意思就有‘学习 、耐性、深化、观察、纠正、调整、实践’等等的意思。
·譬如说修学佛法,若你只是青蜒点水式的学习佛法,那你一定学不好佛法,所以你必须培养耐性,沉著性子学习佛法。因为你的耐性与沉著,才使你对佛法建立认识与深化,换言之因‘修’而建立。譬如说你要诵持《楞严咒》,五会内容有很多你不会发音的文字,所以你必须培养耐性与沉著,慢慢地才可全部掌握,这就是因修学而建立。
·掌握了全部发音后,念诵时还是很慢很不通顺,须要长时练习,渐渐地参与大众熏修时,你也不会太落后,这就是因修而熟习。
·若还想深化这咒的掌握,平时每天念一遍,现改每天念五遍,那么很快你就可以背诵顺畅,这就是因修习而现前。
·譬如你受了《梵网菩萨戒》,内有十重四十八轻戒,你虽受了这五 十八条戒,但一开始你不可能熟悉,必须先要耐心地逐条戒去认识清楚,慢慢地掌握每一戒的防犯内容,这就是因修学而建立。另外,每半月半月诵戒一遍,慢慢地愈来愈熟悉,这就是因熏修而熟习。如果你是一位严谨的修学者,那么这五十八条戒在你的脑海里就生根茁壮 ,每当对境逢缘时,你内心稍一动念,相应的戒条就会马上警惕你, 这就是因深化而现前。
·深化现前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就是警惕你什么该作,什么不该作,这样你就可以慢慢排遣非理作意,远离恶习而净化身心,在菩提大道上 ,信步而进了。
●‘行’一字,在佛学上有‘迁流’、‘造作’的解释,前者表‘生灭不停’的意思,后者主要表现在我们身体上做出的行为,口中发出的语言音声,以及思想上好的、不好的或中庸的内容等等。其实,这两者的意思没有多大的分别,因为我们的念头的确是生灭不停的,不是想东就是想西,连睡觉有时也连场大梦。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 我们口中发出的语言音声的内容,或身体上做出种种的行为动作,以及思想上各式各样的念头,它们的动力来源来自那里呢?答案就是我们心识中的‘意志’,或称为‘意欲’,在佛学上则称为‘行’或‘ 思’。要知‘意志’本身并没有好与坏,或正或邪, 它只是心的动力而已。好坏、正邪或中庸的三业表现,全归属心态的种种因素的组合而已,所谓组合即是‘行(意志)+ 心态因素’。我相信在座大多数人对《心经》都不会陌生,《心经》 中有一句“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物质方面或概念方面的所谓‘ 色’,我们情绪方面的所谓‘受’,认识方面的所谓‘想’, 意志方面的所谓‘行’,爱染贪著方面的所谓‘识住’。‘识住’ 就是‘分别心的安住’,譬如见到一幅好画, 分别心就停留在那画上,也就是‘色’上;譬如听到抒情的音乐, 感到非常舒服,那就是分别心安住在那‘受’上...听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这一个‘行’字,应该有一点概念了吧?后面会再补充,那时大家会更清楚。
在分别讲解了‘修’与‘行’的个别涵意后,现在再将两字合并,大家就不难看出‘修行’二字的重点所在,它的重点就是‘ 修心的组合’,简单的说是‘修心’。那么,依什么准则来修呢? 答案就是佛法的正知见,或称为妙智慧,亦即是般若, 所以成佛就是智慧的成就。我们学习佛法,要依教奉行, 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我们就落手调整我们的心态偏向,纠正思路,步上真正的‘修行’实践的路上迈进。
            讲了‘修行’的定义与利益后,接下来就讲修行的‘方向’与‘目标 ’。非常简单,方向就是要踏上菩提大道,目标就是要圆满菩提,要成佛,所以我们要发‘无上菩提心’,或简单的说,要发菩提心。我相信在座的有多位已受了菩萨戒的,在受戒前都要发菩提心,是不是 ?为什么呢?因为《华严经》中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大家不要听了经中说的魔业,就以为是成就了魔民的事业,不是的,是表示不究竟的意思。那什么是究竟的事业呢?那就是成就 大菩提呀!大菩提又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或保持原音的‘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什么学佛人一定要发菩提心呢? 因为一旦成就大菩提的话,那就恢复你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所谓的成佛。所以菩提大道就是我们修行的方向,而圆满菩提就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发菩提心,就是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本来面目, 因为我们的本来面目具足佛的一切智慧功德,永远离别不自在的轮转生死。
             讲到这里,稍停一停,有两点须要补充:第一、我们说‘成佛’这一句话,是有问题的,是方便讲的,为什么呢?因为有成就有坏,离不开因缘生灭法的范畴。譬如你努力成就一份蛋糕,大热天时,放一两天就开始坏,所以说‘成佛’一词是方便说,大家应该将‘成佛’一 词中的‘成’字,正确理解为‘恢复’的意思,所以‘成佛’一词即 是‘恢复佛性的一切功德力用’的意思。大家有没有听过‘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句话从《华严经》中出,意思是说佛的形象、众生的 形象,以及我的形象是各有差别的,但差别中有不差别, 那就是本心本性是没有丝毫差别的。另外,有一句经文, 如果经常听经的话,会经常听到的,那就是《华严经》中说:“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就非 常清楚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将‘妄想、执着’打掉,我们就可以恢复我们本有的如来智慧德相了。大家想清楚、听清楚,那是‘恢复’, 即是说原本就有,而不是因修行而获得或创造了‘智慧功德’,这一点非常重要!譬如明镜可照人,但因尘封而无法发挥它的功用,若把尘封抹掉,它就马上恢复照物的功能,这种功能不是抹掉封尘而创制的,是本来就有的,所以《心经》不是说“无智亦无得”吗?当然,如果不把尘封抹掉,那功能是恢复不了的,所以我们要修行。另外,在这一句话里,大家稍为注意一下‘如来智慧德相——妄想、 执着’,想要恢复‘如来智慧德相’,是否要破除‘妄想、执着’ 才可证得?那是不是‘修心的组合’呢?
第二点要补充的是,想成佛就一定要发菩提心,那么阿罗汉或辟支佛 ,一般称为小乘或中乘的圣人,他们在因位时,有没有这‘菩提心’ 的名相呢?答案是有的,有称为声闻菩提及独觉菩提,如《十善业道经》或《显扬圣教论》等等经论里都有提到。那么,这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三者有什么分别呢?分别有二:第一、前二者都是中途站,后者是终站,在《大智度论》中说:“菩提,名诸佛道 ”,所以我把修行的方向与目标一同说的原因就是三者的方向都是一致的,问题是目标不一而已,因为他们中途下车的原故。第二、‘ 菩提’二字的意译是‘觉悟’的意思,觉悟什么呢?就是‘觉法性’ ,觉悟现象界的本质不离缘起,缘起故性空。现象界统摄情与无情,情就是有情识的众生,无情则遍指自然界的一切物质现象。声闻道的学佛人,以及独觉乘的学佛人,他们觉察到生命的流转,生生死死,不得解脱的原因,就是因为众生有种种烦恼习气的捆绑,以及烦恼习气背后有一我执作主导的原故。 所以他们在这两方面下功夫,一以四圣谛,另一以十二因缘的还灭法来对治瓦解烦恼习气,及破我执,成功后,当然不会再有轮回这一回事,更成就解脱身,享用清净的涅盘境界。而大乘人的‘觉’,那是全方位的,不仅对治瓦解种种烦恼习气的捆绑,除破我执外,更破法执,因为一切法的施设都是因病施药,相应而立而已,犹如种种病,须相应的药对治,而对治的药非实有,仅就病情而立而已,那么,一切佛法也如是,都不离缘起故,由是大乘的证道者澈底破除了一切‘妄想、执着’,而回显本来面目,不单成就解脱身,更证得大菩提果,也即是恢复了本 的如来智慧功德。
            讲完了修行的定义、方向、目标,接下来讲修行的方法。在讲修行的方法之前,我让大家先了解自己,或者大家会说自己最清楚自己,还 须了解吗?答案就是真的须要,不然的话,修行就没有必要了。我现在将一切有情识有思想的众生的心理组合展示给大家看,我们每一位都有51种不同的心理组合,在这组合里,不好的有26种,好的只有11种。今天不是详细解析这51种心理功能,只是让大家知道一下众生的心理组合情况而已。在这组合里,每一个众生的成分偏重都不一样,我们不会很清楚我们的组合成分究竟是好的多,或不好的多 ,又个个的垢染、净化程度如何等等,我们都可以肯定说不清楚。 稍为清楚的亦只是比较明显的会知道而已,如说某人的脾气很大, 某人很吝惜,某人心量很狭隘,某人很难相处....等等, 就是不肯说自己的德性。其实,我们看到别人的个别德性, 仅这一你看得见的德性,它也不完全是单一性, 也还是有其他心理因素支持扶助的,26种不好的与11种好的之间, 还是经常排挤抑扬的,这就为什么说修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道理所在。三乘圣人都有甚深的禅定证量,可以在定境中观察并铲除种种烦恼,我们呢?一、没有禅定功夫;二、不清楚自己的心理组合;三、 闻法又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现生解脱生死, 不再受业力的牵扯,大家认为有可能吗?当然,你们当中有不乏长期持咒的,也不缺有诵戒的,那么,请问大家,大家的习气去了多少? 自己清不清楚究竟自己有几多习气?有几多隐藏未有机会显发的? 若都不清楚,那应该清楚每一习气都是轮回的根呀!《 梵网菩萨戒经》中十重四十八轻,共58条戒,都称为‘别解脱戒’ ,什么是别解脱戒呢?‘别’就是个别的意思,譬如说‘持守杀生戒 ’,持得非常清净,那杀生这一条绑练绑住你不得脱离六道的绳子断了,在这方面你得到解脱,但其它呢?当然,若你都能持守清净, 也就表示别别阻碍力都断了,那你不解脱谁解脱呢? 但自问你能圆满吗?譬如你持咒,持得倒背如流,但习气呢? 有没有如流消失?如没有,它就是扯缠你的力量,使你不得解脱,当然,下一生还是成就福报资粮的。                                                                                                                                                               我说了这些,并不是在告诉大家持咒诵戒不好,而只是希望大家知道修行不仅仅是这样简单的内容就可以的。我经常说‘修专学博’, 若以持咒为专,那也是很好,再加受戒诵戒持戒,那更好,那已是一 脚迈进‘博’的门槛中了。若受戒后,持戒持得相当清净,那可以说 ‘不做新殃’而已,那么旧业如何?我们这一期生命,能把所有旧业随缘消尽吗?那你可能说持咒有不可思议功德,它的力量可以消旧业 ,那请问你的习气消了多少,自己最清楚?那持咒是否不管用,当然不是,它有强悍的力用,使你不受外扰,更有咒神护佑,它可以使你认识作用强化,问题是我们认识太小,想强化也强化不了 ,这就是为什么倒背如流也未见习气消减的问题所在。
             不管持咒持戒如何,若想现生得到解脱,单靠自己一己力量,那是很不容易的,道理我都已说了,所以我还是向大家推荐弥陀净土的法门,那是加上佛的愿力资助,加上自己的修行力,二力齐发,那就容易成就解脱了。大家若果想现生能够得到解脱,又不想转换法门的话 ,大家仍可如常功课,只须真诚发愿愿生净土,每次的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道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或简单的「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这样也可得弥陀愿力摄持,如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 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不取正觉。』 佛无虚愿,若能真实行持,功不唐捐。
              前面我说向大家推荐弥陀净土的法门,为什么不说弥陀净土念佛法门呢?因为大家的因缘不一,现在就向大家推荐弥陀念佛法门,我个人每天也持诵《楞严咒》及其它部分咒语,但主要还是念佛为主, 为什么呢?因为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助念次数很多, 看到很多临终佛友,有些有癌症痛苦的,不要说念咒提不起, 纵是四字佛号也不容易啊!学佛近三十年,这一法门我始终没有移动过,如佛的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 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
               佛法讲‘信解行证’,若选单一的自力法门,这四样都少不得,但弥陀法门的殊性面,就是只要‘信、行’加‘愿’就可以了,‘信’ 佛无虚愿;‘行’则持咒念佛都可以,最要紧就是不做新殃,不做新殃不是说说这么容易,必须有戒的扶持才不易有大过失,那么,没有受戒的,我建议以十善来规管自己的三业, 因为十善乃三乘共基,所以不管持咒+十善,或念佛+十善, 都是非常简要有力的配合;最后说到‘愿’,‘愿’当然一生西向! ‘解’则待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好了,这一堂就说到这里,希望大家有所受用,阿弥陀佛!



IMG_0739_副本.jpg
行深致远,造就心灵佛图——佛教图片分享平台——佛图网www.photobuddha.net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GMT+8, 2024-3-29 18:20 , Processed in 0.092666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