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说阿弥陀经·妙法莲香》之‘三b’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iroa 發表於 2017-7-4 08:05:2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wairoa 於 2017-7-4 08:09 編輯


◇问答:
●新浪网友:“由是往生极乐之众生,凡六根所对,随事随处,无非助道胜缘,称性启发,即事而真,故能一生成办,圆满菩提,绝非寓言。”六根所对,除意外,皆是物质世界,故极乐世界也是物质世界吗?如果是物质世界,实在无法想象能“无量寿”。

答:阁下所疑,可能阁下看文匆匆而过,没有仔细观文,才生此疑;若稍留意,应不会有此疑问。文中已清楚说明“等等庄严之内容,都是阿弥陀佛菩提愿行,历劫熏修功德之所成就”,又有“自性能生万法”,又“即事而真”等等都说明所对一切事象都不离阿弥陀佛变化所作,非如我们熟悉的现象界的事物有“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生老病死”等状态,亦即不会有磨损、褪色、毁烂……等等情况出现,因为是相续常,恒久光明;仅举一例,如《阿弥陀经》中所说:「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仅此作答,希望能释阁下所疑。

●新浪网友:佛教灭前,最后留存一百年的是哪本经?《阿弥陀经》还是《无量寿经》?照理,前者文句精练,佛意清晰,字少易记,信愿行三,尽含净宗要义,最后留下的应是此本,而不是后者。

答:我们学佛人,一切所言,凡涉佛法者,理应都有所本,尽可能排除臆测,除无法找到根据外。据《无量寿佛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由是清晰表明是留住《无量寿佛经》。宋·龙舒居士会集本称《无量寿佛经》为《大阿弥陀经》,而姚秦·罗什法师则将小本《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直改名《阿弥陀经》,实小本与大本之义理相符无二,而内文则是开合卷舒,故说留大留小,其理亦无大相违!

●匆匆:“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老师,读到这里,我心里升起了一点点的疑问。极乐国土里,也是这样奢华的吗?还是为了衬托里面盛放的七宝水,需要如此庄严的装饰才得以配?不知,去了极乐世界,这些物质财富是否还重要……斗胆提问,但愿我的疑问没有亵渎了佛法。望老师解惑!谢谢!

答:有疑问,理应发问,若心无亵渎的本意,不必担心发问言句是否会亵渎佛法。要知佛法是智慧的宗教,有疑当然要辨;想佛在世,很多跟随者都是一方宗派首领,那有这么容易信服佛法呢?皆因理屈而深服,非神通虚谈而服,故今后不必顾虑。
您所说“极乐国土的奢华”问题,那是因为从您熟悉的比对观念所构成,实极乐国土的一切事象无非都是自性所建立,亦即一切众生的本性所建立,问题是众生未回显本心本性的功德力用,而阿弥陀佛已回显,故能成就一切事象。站在成就者的立场看,所变化显现的一切事象,实无奢华不奢华的分别,所以您熟悉的心经不是有言“不垢不净”吗?但众生就有相对的分别,我们的池底是淤泥,马路是柏油路或石路,比对极乐的金沙布地,或七宝地等等,自然会有不同的想法。我们若发觉有珍宝在淤泥里,想必一定拿回家好好放好,但若阿弥陀佛国土内的金沙地或七宝地,其价值就如我们惯见的淤泥这样平凡,那我们还会悄悄地怕别人看到而急急忙忙塞进怀里吗?肯定不会,除非精神有问题,所以我们从来不会看到把塘泥放进保险箱里。那么我要说明什么呢?我要说的就是前面文章已说过的令众生即凡情而离凡情,当下消融心垢,顿生法喜,原来回显自性(本心本性、佛性)时,这一切都可以变化成就,非独阿弥陀佛可以变化,个个都可以,由是六根所对,随事随处,无非助道胜缘,称性启发,即事而真,故能一生成办,圆满菩提,绝非寓言!希望如斯作答,能解您心中之疑。

●随缘:可否这样理解:因世人有“分别心”,有“俗见”,阿弥陀佛因应世人而化此辉煌“乐土”,以“吸引”世人。如化现“苏丹”景象,世人哪会不“向往”而学佛?世人如能修至“乐土”,当知实是“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种种境界,皆为幻象。

答:或可作这通俗的理解!实回显本心本性后,一切有漏法尽去,甚至一切无记法亦尽除,有的只是不可思议无漏胜法,故一切施设皆极尽殊胜,亦非幻象,一切都是本心上的功德力用。故《法华经》云:「止止!我法妙难思!」未成佛时,说真说假皆不对,成佛后,同样的说话,句句都真实都对。

●匆匆:“令众生即凡情而离凡情,当下消融心垢,顿生法喜,原来回显自性(本心本性、佛性)时,这一切都可以变化成就,非独阿弥陀佛可以变化,个个都可以,由是六根所对,随事随处,无非助道胜缘,称性启发,即事而真,故能一生成办,圆满菩提,绝非寓言!”此段,应是本文重点,再读,果真是欢喜。谢谢!

答:“众生即凡情而离凡情”您明吗?是说七宝对众生来说是喜爱的(即不离的意思,不离众生的爱好),但当明白了一切皆是随心所变现的,平凡得很,则过去这种爱好便悄然消失,故说“即凡情而离凡情”。

●匆匆:“助道胜缘,称性启发,即事而真”,老师,不如您再辛苦解释一下这三个词汇吧!谢谢!

答:您的发问很好,估计也有很多看者不好意思发问,现简答如下:
.助道胜缘:“道”即“菩提道”,众生虽各各有佛性,但佛性的般若力用未回显,故“助道”即帮助回显本有自性力用的意思。“缘”即直接或间接的条件(事物的差别现象及其所激发的力用、音声的开示……)。现解:一切帮助回显无上菩提力用的种种殊胜因缘,如“七宝池”之殊胜光映力用(功能)可成就“七最胜”,而七最胜就是回显本有力用的最扼要条件。
.称性启发:“称”即契合的意思,“性”即本心本性,亦即佛性之意。现解:极乐世界国土内的一切施设无不契合(符合)本心本性的功德力用,众生藉此因之启发,步步行持,则其结果当然不会偏离,所谓“因正果正,有此因必得如是果”。
.即事而真:“事”即种种差别的事象,如“七宝池、八功德水、行树……”等等,“真”即“真如、真理、本心本性……”。现解:即此现象世界的全体,一一无非本性力用的显现。
如是作解,希望您能理解。

●春红:徜徉在慈悲和智慧的佛土,五圆满中,看生与死之间,心行路上,那渐渐具足圆满起来的信心……感谢老师的耕耘,问候老师吉祥!

答:回眸林瘦独支颐,从来修行略孤寂;五圆满中唯心调,顿首称叹渐具足!

●匆匆:“由是众生离池拾级上岸,级级步步不离‘见色乐’!”老师,此“见色乐”,是指众生走在这样的阶道上,眼里看着都是欢喜。是这意思吗?“又云:「十方世界诸往生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此莲“华”,非莲“花”?还是,华即是光,莲华就是如莲一样的光轮?就是在七宝池的莲光中自然化生?

答:1-此“见色乐”,是指众生走在这样的阶道上,眼里看着都是欢喜。是这意思吗?是的。2-“华”即是“花”,古字相通。3-华即是光,“莲华就是如莲一样的光轮?”亦可作如是观!因为众生生到阿弥陀佛国时,非胎生,乃莲花中化生,所受的身体是“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所谓“清虚之身”即有身体而无障碍之身体;所谓“无极之体”即一得受生,无有终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對反對
行深致远,造就心灵佛图——佛教图片分享平台——佛图网www.photobuddha.net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GMT+8, 2024-4-26 03:49 , Processed in 0.148306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