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佛说阿弥陀经·妙法莲香》之(七)

[複製鏈接]
wairoa 發表於 2017-7-23 06:00: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wairoa 於 2017-7-23 06:03 編輯

042705m666wtfxd8992fcd.jpg

【十】无情普奏法音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解:上一段以有情之鸟语音声来宣说法音,化导众生;这一段则藉微风吹动树、网,以无情之组合音韵普奏法音,激发智慧,令闻者当下感恩佛之光明功德,法之殊妙力用,僧之启导深恩。从而依法精进修行,顿证无生,怡然畅快,无以复加;故不但见色乐,闻声更乐呀!现略解经文:「舍利弗呀!彼佛国土,微风徐徐地吹送,轻摇露地行树及空中罗网,枝叶叩击,玲珠震敲,谱出微妙和雅的韵音,彷似百千种音乐同时俱奏;闻是雅音的极乐众生,自然而然地兴起感恩三宝之心。」

○释名、句:

·〔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此中“自然”二字,非无因缘名“自然”,实乃惯习任运名“自然”;为什么呢?极乐国土,举凡六根所对,如罗网、栏楯、行树、宝池、功德水、阶道、楼阁、莲花、天乐、金地、妙花、众鸟……无不转凡情而落心垢,其任运惯习已不觉间成自然了。

▲申义:(一)一般的修行法门,大都不离六识转六尘,可极乐国土的称性“六尘”,刚好相反,乃六尘转六识;极乐众生六根触对六尘的当下,自然尘劳垢习不起,住不退转,速证无生,至成佛道。如《无量寿经》云:「……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闻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耳根清彻,不遭苦患。目睹其色,鼻知其香,口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六根清彻,无诸恼患。」

(二)其谱奏法音,更可随闻者意欲,自得希闻之法。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这一小段是结赞阿弥陀佛国土的全部依报庄严。

▲申义:由上之五小段经文介绍,展现了一个无缺无漏,有美皆备的绝佳修学环境,的确令往生的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是名符其实的“极乐世界”。大家在诵读经文的同时,可以不费力地展示极乐国土的环境于识海中,试试看!

◇问答:

.匆匆:“一般的修行法门,大都不离六识转六尘,可极乐国土的称性‘六尘’,刚好相反,乃六尘转六识……”老师,能详细解释一下这句话吗?尤其这“转”是什么意思呢?极乐国土里的六尘无不是清净美妙的,由此六根也是自得清净和愉悦,没有了悲苦忧患,“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果然是好啊!

答:“六尘”即六境,“境”本身无所谓染不染污,但俗语说“境不迷人人自迷”,这主要还是凡夫心中有种种贪欲、瞋念、痴念……等等的成份,平常部份不容易发觉,待到对境逢缘,正配胃口时,则贪心动或瞋心起或毒心作……,由于外境能促发内心种种习气的生起并强化,故将“六境”改一字为“六尘”,以示“境”能蒙污心态故。此中“转”字作“生起”解,如六根对六尘即生起六识;亦作“转变”解,如极乐六境能使众生染污的六识转变为清净的六识。

  【十一】名以表光  光即名故

    接下的五小段经文直述主伴正报功德相,落笔行文文气与介绍依报庄严的经文相仿,如「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解:舍利弗呀!极乐世界的佛以“阿弥陀”三字为佛号,您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舍利弗呀!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无量的,其光透照十方世界国土,无一丝丝光明会被阻隔的,是故以此名为“阿弥陀”。

○释名、句:

·“阿弥陀”三字为梵文“Amita”的音译,其义为“无量”。“无量”二字应属形容词,如“无量光、无量寿、无量智、无量义、无量蕴……”等等,今以形容词作佛名号,信必有深意!据《华严经·十回向品》中云:「譬如真如,无能测量……常住无尽……性非出现……性无与等……不可穷尽……」等等,又「譬如真如,遍一切时……遍成坏劫……尽未来际……遍住三世……过去非始,未来非末,现在非异……」等等,又「譬如真如,无所不在……体性无边……持诸世间……遍一切处……遍住一切众生界……」等等,又「譬如真如,离境界相,而为境界……无有比对……照明为体……于法无碍……为众法眼……普摄一切世间言音……成就一切诸佛菩萨……」等等;由这四段的引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原来此中“无量”二字实为“真如”的异名,当然外于九界众生的思量范畴;其体性绝时间相、空间相,而力用则绝局限相;故“无量”二字,一表真如法身,二表时空,三表力用,是为三绝无量境界。我们惯常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实质称念“南无无量佛”,此即以阿弥陀佛所证之三绝无量境界,全授予因地持名众生,以其力用瓦解因地众生之症结,刻刻破其狭隘的身心相,使了然此“无量”二字,非单指情与无情,或情与无情之外更有“无量”,而是完满无缺的整体;非存于时空之中,而是时空的当体,即是“无量”;非存于形色之中,而是形色的当体,即是“无量”;非存于音声之中,而是音声的当体就是“无量”……;故经说:「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非深意乎?

·幽溪大师在《圆中钞》中有云:「夫琼林玉沼,寿量光明,固一切诸法之相也!」既“光、寿”不离相,何故释尊仅以此二相统释弥陀万德之名号呢?释尊以此二德赅显弥陀正报庄严相,其理有三:

(一)现象界情与非情不出时空范畴:“光明”即空间相,空间无边际;以“无量光”为佛号,即表无边际的空间相亦不出无量光的范畴,是故十方众生无一不在摄受之中。“寿命”即时间相,时间有三际相;以“无量寿”为佛号,即表竖穷三际,无有尽相,是故三际有缘众生无一不获实惠。

(二)此二德正回应因地四十八愿,尤以其中三愿最应此二德:第十一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第十二愿:「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第十三愿:「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三)“无量寿”表诸佛之法身理体,“无量光”表诸佛之般若力用。

由是三理,可知“光、寿”虽不离相,却相而无相,无相而相,一切功德力用,无不统摄矣。

△释疑:

(一)问:「为什么会“无所障碍”呢?」答:「称性自在之光,何有障碍?」

(二)问:「既说十方世界无不在光明普覆之中,何故我们感觉不到呢?」答:「如今之网络,有缘万里结交,无缘对面不识!又如翳者不睹曦光,聋者不闻鸣雷,众生业障自隔,非佛光不透。」

(三)问:『《无量寿经》云:「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曜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焉!」光明应是目睹,怎说是“闻”呢?』答:『《往生论》云:「称彼如来名号,如彼如来光明智相。」由是可知我们念佛,每一句佛号即是无量光明,盖名以表光,光即名故。』

◇问答:

.小西莲花:请教先生:四十八愿中与光、寿二德最相应的除十二、十三愿外,为何十一愿也属最相应呢?愿闻其详。

答:第十一愿中之“必至灭度”表国中天人个个圆满无上菩提,后接二愿表弥陀光寿无量,弥陀既光寿无量,岂眷属众不一一光寿无量?

.匆匆:老师,什么是分段之身和变易之身呢?变易之身是否就是“莲花化生,清虚之身,无极之体,非父母所生身”之身,那分段之身就还是父母所生身之身?

答:1-分段生死:为六道内的生死,以有漏的善恶业为因,又以烦恼、所知二障为缘而感得的生死果报。其寿命有长短分限,身体有大小形段,故名分段生死;而其相应之生命形态称“分段身”。

.2-变易生死:为六道外之生死,以无漏业为因,又以破所知障的多寡为缘而感得的生死。此中的生死非如六道一时的生命形态结束,又到下一期生命形态的开始;此中的所谓生死是智慧开显递增的变易称为生死,因移果易,名为变易生死。极乐净土非三界六道所摄,凡夫虽带业往生,而有漏业于净土不复现行,故无漏落之患,况个个身段形貌相好,唯无漏智慧递增为业,故说“唯变易之身!” 又本悲愿往来六道自在变易形态寿量度化众生,故名变易身或意生身。

.小西莲花:“人民”二字表全体国土的众生,上至等觉菩萨,下摄天人众等。——请教先生:此天人众是否指极乐世界中除开菩萨、声闻之外暂时处于凡夫位者(仍然圆证三不退),若是,则可能为尚未发起真实菩提心者?稽首!南无阿弥陀佛!

答:1-是的,如《观经》下三品所言,当所处花敷时,闻法即发“无上道心”,但亦有菩萨示现天人为利导方便;2-据《无量寿经》三辈往生者看应个个发菩提心!不过,也不可死执,我们看到很多老人家老实念佛,不见得他们懂得什么是发菩提心,亦见很多顺利往生的瑞相,由是可知虽非真懂,肯死心念弥陀圣号应是宿有大善根,肯念弥陀圣号虽不知发菩提心也等同发菩提心,为什么呢?弥陀名号就是大菩提心呀!



行深致远,造就心灵佛图——佛教图片分享平台——佛图网www.photobuddha.net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GMT+8, 2024-4-19 08:28 , Processed in 0.079498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