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佛说十善业道经》之(十八)

[複製鏈接]
wairoa 發表於 2017-12-1 05:53: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070909v9m2ifo9cm91c1oa.jpg

●正宗分中分二十——十五、十六、十七:止、观、方便三法为五乘佛法的骨干


【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


○解:(以十善作为修行基础的菩萨,若融止而作菩提资粮的庄严,则为证道铺设桥粱。)若菩萨融止以庄严十善行,则能涤荡一切烦恼的现行或铲除一切烦恼的根本。


◇释名句:


·止——为梵文samatha的意译,亦作‘止寂、禅定’等,一般以音译的‘奢摩他’以别余定的称谓。 修行人专注思择佛法的义理,推敲思择,最极思择,然后归结,止于结论处,安住于结论处,不再作分别,这样的意念静止,称奢摩他。如《显扬圣教论》中说:“止者,谓于如所闻思法中,正修行时,由缘三摩地影像境作意故,得安三摩地,住心于内”,又如《瑜伽论》中说:“云何止相?谓所思惟,无分别影像之相”,此中‘影像境作意’即内心起观,思维简择法义,心之思维波动称‘影像’,故‘无分别影像’即内心处安住静态。


·结使——‘结’与‘使’皆烦恼的异名,如《异部宗轮论述记》中说:“结与烦恼,一体异名,结是系缚义,烦恼扰乱义”,又如《大乘义章》中说:“随逐缚义,名之为使,盖乃就喻以名烦恼,如世公使随逐罪人,得便系缚,烦恼亦尔,系缚三有,不令出离。”


·悉能涤除一切结使——所谓‘悉能涤除一切结使’,仅是以安止力暂伏或淡化前六识上的烦恼现行力而已。至于铲除一切烦恼的根本,则须配合观慧的抉择力,数数修习,才有成办的可能。


【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


○解:(以十善作为修行基础的菩萨,若融观而作菩提资粮的庄严,则为证道之明本。)若菩萨融观以庄严十善行,则能如实相而知诸法的本质。


◇观——为梵文vipasyana的意译,意即思维抉择一切诸法的真实义,如《显扬圣教论》中说:“观者,谓于如所闻思法中,正修行时,内缘三摩地影像境作意故,得安三摩地故,简择诸法”,又如《瑜伽论》中说:“云何观相?谓闻思修慧,所思惟诸法相。”于此可分为二:一作成就止的前行,即思维抉择推敲,最后归结,止于结论处,数数修习,得心一境性,及轻安现行,成就真正的止,同时淡化结使的现行力用;二作成就止后的思维抉择,于思维抉择时,心的明净止势无动,这才是真正的观,若数数修习,有成办破惑证道的机缘。


·能如实知诸法自性——能如实洞照现象界形形式式的本质,不外缘生无自性,无自性即无实法,如《十二门论》中说:“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既如实知诸法的本质无实,则浮生大梦,何劳把捉?


【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


○解:(以十善作为修行基础的菩萨,若融方便而作菩提资粮的庄严,则为证道之方隅。)若菩萨以方便庄严十善行,则能速速成就圆满的有为及无为的法乐。


◇释名句:


·方便——此中的‘方便’二字虽可解作方法便利,实即般若智慧的别称,也即是一切佛法的意思,如《大智度论》中说:“般若与方便本体是一,以所用小异故别说,譬如金师以巧方便故,以金作种种异物,虽皆是金,而各异名”。


·速得成满为无为乐——修行人依教奉行,一切证道方隅,了了无偏,如实知诸法自性,能速涤除一切烦恼根本,圆满回显本地风光。然不忘初心,如《大智度论》中说:“虽知诸法实相无为无作,以本愿大悲,欲度众生故,于无作中,以精进力度脱一切。复次,诸法实相中,众生虽不可得,而众生不知是诸法相故,欲令知是实相”,是故成就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恒与法乐俱,如《维摩诘经》:“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倦,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无有疲厌”,故入有为生死界而无所畏。“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大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


△申:


·‘止、观’二法为演绎教理行果的下手法,而教理行果则源出于方便,故如上所说六度、四摄、三十七道品等等,无一外于方便,如《瑜伽论》中说:“方便事者,谓诸根、力、觉支、道支,当知即是能断见、修所断烦恼正方便故”,就如十善业的根本也不出方便范畴,以不作恶即止,以能知恶修善即觉,故止观不囿于闭目静思,能深悉佛法,则起心动念无不在止观中。


行深致远,造就心灵佛图——佛教图片分享平台——佛图网www.photobuddha.net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GMT+8, 2024-3-29 20:41 , Processed in 0.082438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