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行脚台湾“观音道场”之法鼓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ee 發表於 2018-3-5 16:50:0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心归于本来面目  缘结于观世自在
----行脚台湾“观音道场”之法鼓山


乙未年戊寅月,机缘巧合,我来到了台湾佛教四大山头之一的法鼓山。

印象中的法鼓山无非是围绕着观音菩萨,围绕着礼佛、许愿、灵验,想象着四处香烟渺渺,梵音阵阵,但是到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法鼓山是崇尚“心灵环保”为内核的,讲究从心出发、由内而外。正所谓相由心生,因缘不同,一百个人便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法鼓山。

法鼓山位于台北县金山乡。何谓“法鼓”,常见于佛典。如《妙法莲华经》云:“惟愿天人尊,转无上法轮,击于大法鼓,而吹大法螺,普及大法雨,度无量众生,我等咸归请,当演深远音。”“击于大法鼓”,就是敲响佛法的鼓声,净化心灵,使人心获得安乐与平静。加之,此山地形地貌,犹如一个纵卧的大鼓,故引经典之喻,取其似鼓之形,“法鼓山”之名遂由此而得也。

我等虽不是皈依弟子,但因久居峨眉山,佛烟若水,弥漫其身,梵音绕寺,植之经文,多多少少对法理有所耳闻。当跨入法鼓山,就被其独特的佛法理念“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所震撼,被其美妙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其中,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有三:一是禅意的“本来面目”;二是感应的“观音道场”;三是人间净土的“灵山胜境”。




当然,在述说之前,不得不先讲讲法鼓山的创办人圣严法师。圣严法师(1930----2009年) 台湾法鼓山的第一任方丈,为佛教界的一代宗师,被誉为佛学大师、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师。传承临济及曹洞两系法脉,即临济正宗第57代传人,曹洞正宗第51代传人。法师1930年出生于江苏南通,十四岁在狼山广教寺出家后,历经了经忏、佛学院、军旅等生涯,1949年到台湾。因缘际会,巧遇灵源老和尚,得到禅法的入手处。于三十岁时在东初老人座下再度披剃出家。法师先后担任美国佛教会董事、副会长,纽约大觉寺住持及驻台译经院院长。在纽约创立“禅中心”,后来更名为“东初禅寺”,经常在亚洲、美洲、欧洲等地著名学府及佛教社团宣扬佛法,成为国际知名禅师。1977年因东初老人在农禅寺圆寂,圣严法师接任住持,在继承农禅家风的同时,开始以现代方式重新弘传佛法。于1989年圣严法师创建法鼓山,历经16年建设,法鼓山在2005年落成。农禅寺自然也就成为法鼓山佛教文化的发源地。他创建了法鼓山文教禅修体系,开办“僧伽大学”、“法鼓山社会大学”、“法鼓佛教学院”,“法鼓大学”等。圣严法师更是一位思想家、作家,著作丰富,包括天台、华严、唯识、禅、净土等宗,至今已有中、英、日三种文字在亚、美、欧各洲出版的著作百余种,如:《正信的佛教》《信心铭》《寰游自传》及《禅修指引》,这些著述均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禅意的“本来面目”

举凡汉传佛教寺庙,大殿一般都悬挂的是“大雄宝殿”,但在法鼓山,却见到的是圣严法师自题的“本来面目”四字。的确不符常理,让人有些疑惑。为什么不挂“大雄宝殿”,而挂“本来面目”?“本来面目”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


凡对禅宗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本来面目”出于唐代惠能《六祖坛经·行由品》,其公案讲述:六代世祖惠能从小听人念诵佛经,心中有所觉悟,就到黄梅县东禅寺投奔禅宗五世弘忍大师学习佛法,被秘密授与祖师衣钵,连夜逃到南方,遇到僧人慧明,要求讲佛法。惠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就此公案而言,在明辨善恶的同时,对之不加执着,这就是“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的妙谛。“本来面目”就是人人本具的自性,是清净圆满的本心,是超出物相之外的精神本源。

我站在大殿门前沉思了半天,越想其含义越感觉深刻。“本来面目”本身就是禅宗最根本的思想之一,大到是一个哲学,是一个宗教;小到是一个领悟,是一种悟境,追求的是一个“空”字,即本来无一物。万事万物均有其本来面目,我们的本来面目是谁?佛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大地山河的本来面目又是什么?我们之所以不知道本来面目是什么东西,是因为我们修行不够,尘念太多。如果我们一旦拥有了智慧,就能见到内心纯真不染的自己,就能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圣严法师在大殿自题“本来面目”,这与法鼓山崇尚心灵禅修,从内心出发是一致的。我猜想法师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本来面目”,来开示其禅宗第一义。就是宇宙万象,就是大地山河,涵盖在一起,全部都在本来面目之中。对此,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不挂“大雄宝殿”,而挂“本来面目”了。大雄宝殿究竟是什么?是代表着释迦牟尼佛的一个立场。大雄宝殿就是本来面目,也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来面目,即一切归于本来面目。我们之所以要信佛,是因为佛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去信佛,去拜佛,就是要认识我们的“本来面目”。佛教认为,每个人都有佛性,所以信佛就是一个看清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如果你做到了,你就觉悟了,你就是佛。



圣严法师不仅提出了“本来面目”之禅宗精神,并且,将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法鼓山的建设之中。比如:寺庙建筑,法师要求“造型上大器、朴素,而线条简洁、流畅,跟大自然融为一体。”这就是“本来面目”。法鼓山入眼皆是黑、灰、褐三色,没有雕梁画栋,斗拱飞檐,整座庙宇线条单纯不复杂,颜色单纯不复杂,空间大气度且实用,显得淡定、低调,颇具唐风古韵。又比如:大殿佛像塑造,只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西方阿弥陀佛、东方药师佛,三尊佛像低眉含笑,慈容慧目,法相庄严。三尊佛像之外,余者全无,真可谓殿徒四壁,空得气势浩荡。没有要匾啊,额啊,对联啊,没有过多的装饰,干干净净,这就是“本来面目”。 换言之,没有任何干扰心境的杂尘俗物,无疑更容易让人放下种种痴心妄念,升起一种对本来面目的追问。也许,心无所住,念无所系,自可明心见性,得大自在。再比如:山徽石为“三门”(山门) 。访法鼓山,渐次经过三个“三门”: 第一三门是山徽石,第二三门是“灵山胜境”石,第三三门“观音道场”匾额的三门。一般寺院常见其山门,而法鼓山却以石喻为“山门”。入口处,山徽石象一件艺术品,非常自然,也极具特色。以一块古朴的山徽石当成法鼓山的三门标志,这是“以无门为门,从无门入门”,即“本来面目”之意。

感应的“观音道场”

访法鼓山,到第三三门,圣严法师自题“观音道场”四字匾额。

“观音道场”,对于我来讲,立刻会想到的是普陀山,想到的是“不肯去观音”的故事。何谓道场?其实只不过是修法行道之处。其形成之过程,离不开观音文化长久的积淀,离不开观音信仰的历史传统。圣严法师自题“观音道场”,是偶然还是必然?是佛缘还是人为?我带着这些疑问,拾级而上。


道场的形成,虽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文化沉积过程,但是,多多少少都离不开关键性的代表人物。如:普陀山观音道场的代表人物----日本慧锷大师,堪称“开山大师”。正是他与“不肯去观音”的故事成为了道场形成的标志之一。法鼓山的代表人物自然是圣严法师。他一生修行观音法门获得许多感应,同时也由于观音菩萨的灵验,使得他在法鼓山这块土地与四众结缘。特别是这块土地上原先就有一座观音殿,供观音巨像,今已翻成铜像,供于山端,称“开山观音”。

  “开山观音”的位置,相当特别,这里正是法鼓山园区的正中心点。已故地理学家李易浓先生曾讲,这种地理形势恰是「侧蒂莲华」。开山观音坐于莲心底,四方呈放射性布局的建筑台地,则如一片片的莲华花瓣,原点总在莲心。如此的莲心位置,是唯有佛菩萨才能安坐的。法鼓山开山观音坐守莲心,一者俯览法鼓山全山,一则照顾法鼓山整体,其四周美化成公园,形成了修竹环绕的露天圣殿。



沿着这条观音信仰的命脉,法鼓山又新铸了另外两尊观音铜像,一尊是供于祈愿观音殿内的“祈愿观音”,一尊为耸立于象鼻山驼峰上的“来迎观音”,此三尊观音像,几乎是由山顶至山麓,座落于一条垂直线。由此更加深了法鼓山观音道场的蕴涵。 

  “祈愿观音”一词为圣严法师新创,在佛经或者佛教文献不曾见过。何为其名?观音是大慈大悲、广大灵感的大道心菩萨,寻声救苦、有求必应,其慈悲是无有分别的,只要有人向她祈求、发愿,观音菩萨必定给予救度。这就是命名“祈愿观音”的由来。

“祈愿观音”安座于祈愿观音殿内,造像上属唐代风格。手执倒泻的净瓶,普化众生甘露。来到山上的信众无不对之虔诚礼拜、许愿求愿,乞求大悲咒水。已是“千处祈求千处灵,万人祈求万人应”的一尊圣像。殿内殿外是水池,喻义“祈愿观音”即坐于水中的海岛上。同时,从殿由内而外,共有三方匾额:“入流亡所”、“大悲心起”和“观世自在”,三者都是根据大乘经典所介绍的观音菩萨功德。修行观音法门的“入流亡所”、“大悲心起”,并且发愿有一天也能“观世自在”。这是法鼓山名为“观音道场”的殊胜之处。



     “来迎观音”一词也为圣严法师新创,意思是观音的本尊报身,观音的千百亿万化身,是随处祈求随处现身的,也是主动到人世间来救苦救难的。这样的观音,就是随时随地主动来迎接你、欢迎你,使你平安,使你脱离各种苦难,因此称为“来迎观音”。

“来迎观音”座于象鼻山上,地理位置稍高。青铜铸像,其线条简洁优雅,就像是菩萨飘逸飞临人间,衣带之间微微飘动。大众昂首仰望,观音则彷佛正从蓝天白云空中降临,一脚往前,另一脚微微抬起,如同正在接迎来到法鼓山的每一位众生。这种具有动态感的造型,过去并不多见,唯一让我有印象的是在泰国所见世尊游化人间的造像。

法鼓山为“观音道场”,谁来祈祷、谁来发愿呢?当然是你我等凡夫众生。但是发愿以后,就一定可以满愿吗?那是当然,因为观音菩萨时时刻刻准备救度众生,只要我们祈愿,观音菩萨就能及时倾听,回应我们。这个世界苦难的人太多,观音菩萨弘誓圆满每一众生的心愿,为这个世界带来平安与希望。



     人间净土的“灵山胜境”

“灵山胜境”石代表的是第二个三门,朝山步道起点,由此进入人间净土的法鼓山。

众所周知,“灵山胜境”的典故,从《法华经》而来。往昔释迦牟尼佛对着无量无数的四众弟子、十方诸佛和护法诸天宣讲《法华经》之地,就是在印度王舍城外的灵鹫山上,因此而有“灵山圣会”之说。其实,只要是有正法的地方,只要是弘扬正法之处,都可称为“灵山胜境”。当然,主要还是指宣讲《法华经》之地。

其实,在大陆已有多处道场都立有“灵山胜境”的石碑,例如:无锡灵山、五台山、鸡足山皆是。而在此,法鼓山却巧妙地以“法华公园”为载体,形象地示意其《法华经》之地----“灵山胜境”。其中,以法华钟楼为主要内容。法华钟重25吨,高4.5公尺,直径2.64公尺。钟体内外,铸有《法华经》一部和《大悲咒》一卷,共70152字。采用故宫藏本元僧元浩手抄《法华经》,今之书法家杜忠诰写经题,画家邓承恩画双佛并坐图。此法华钟虽不是当前全世界最大的梵钟,却是全球第一座在钟体上刻有整部《法华经》的青铜梵钟。



也许有人会问,铸造一座法华钟能说明什么?其实不然,法鼓山是观音道场,自然应该学观音法门。在诸多观音法门之中,以《法华经》第二十五品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又称《观音经》,其影响力最深远也最为普遍,此经在亚洲地区向来拥有广大的信仰者,包括台湾与中国大陆,都是此经盛行的范围。另外,《法华经》受到汉传佛教里天台、净土、华严与禅宗的共同推崇,在汉传佛教拥有殊胜的尊崇地位,不论是宣讲、推广、诵持、书写《法华经》,均意义非凡。难怪圣严法师巳将其如同地宫一般,成为法鼓山的“镇山之宝”。 此时此刻,我忽然想起法华钟楼的对联:“灵山胜会今犹未散,法华钟鸣众圣涌现。”

离别法鼓山,回首仰望,我才突然发现,法鼓山还是一座风水宝地,三面环山而稳坐于太师椅上。后方是七星山余脉,山脉到这里就像是一条龙。两旁有双溪并流(法印溪、曹源溪),似“龙戏双溪”。左为“钟山”;右为“象山”;而“鼓山”位于两山之间。气势浑然天成,形成了既守水又守气的天然屏障。而大殿正位于“龙穴”之处。所谓“龙穴”,就是万物精华的“气”的凝结点,福地也。即“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圣严法师便是这“点穴”之人。妙哉,法鼓山真不愧为“人间净土”。乘兴吟诗一首:

何为真面目?自在是空闲。
心起农禅寺,钟鸣法鼓山。
洗尘云水里,行脚草花间。
拾得贤僧句,无须去闭关。

作者简介:周聪,号觉宇,网名葱姜园子,任《峨眉山志》编辑部副主任编辑,峨眉文史研究员,峨眉山楹联协会副会长。曾参与《峨眉文物》《峨眉山志》《中国风景名胜故事词典》等专著的编辑。先后出版《诗与禅-峨眉山诗词》《韵-峨眉山诗》《葱姜园子诗文集》等书籍。


周聪 禅艺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對反對
行深致远,造就心灵佛图——佛教图片分享平台——佛图网www.photobuddha.net
沙發
wairoa 發表於 2018-3-10 05:12:23 | 只看該作者
行深致远,造就心灵佛图——佛教图片分享平台——佛图网www.photobuddha.net
板凳
chc750109 發表於 2018-4-11 07:51:15 | 只看該作者
來法鼓山觀音道場 參北台灣第一聖地

莊嚴十方國土 成熟大千眾生

歡迎菩薩們來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參訪

南無觀世音菩薩

合十
世間宛然有但畢竟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GMT+8, 2024-4-26 07:08 , Processed in 0.107794 second(s), 4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