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佛圖網 首頁 新聞專題 熱門專題 查看內容

古往今來話行走

2013-6-27 08:40 | 發佈者: lffgg

【专题导读】

      近日,由陳坤發起的行走行動——“行走的力量”第三季啟動,關於行走的話題再一次引起熱議。古代讀書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僧侶雲水萬里訪聖求道,行走在那時就已是關涉精神與心靈的一種門徑。

      到了近代,行走更與藝術、環保等發生關係,成為一種指向更加廣泛的生活和修行方式。


【原文再現】

  • “行走的力量”第三季啟動  陳坤宣導行走中修行

 

      5月29日晚,2013年“行走的力量”在北京師範大學召開啟動儀式,標誌著第三季“行·靜喜馬拉雅”正式開始。活動發起人陳坤,嘉賓劉瑜等人上臺,與學生分享關於行走和教育的心得。

       “行走的力量”是著名演員陳坤創立東申童畫公司發起的心靈建設類的公益項目。旨在號召人們通過最本能的行走,在行走中安靜下來,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獲取正面的內心能量,並將正能量傳播給他人。“行走的力量”希望用最簡單和本能的方式,傳達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生活理念,從而淨化心靈。

       在 “行走的力量” 第三季啟動式上,陳坤用自己從出道到現在一路以來心態的變化作為實例,並與近千名學生分享了“行走的力量”項目舉辦三年來的感悟。他也在現場首次公佈了今年的主題、目的地和招募方式,行走路線改為珠穆朗瑪峰東坡,將主題定為“行•靜 喜馬拉雅”。陳坤闡釋,“行”是指行走;“靜”部分指行走時宣導的禁語行走、安靜關注內心的方式,部分指在行走中會加入的心靈靜修部分。今年行走的實際行走天數為7天,行走126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將抵達珠穆朗瑪峰大本營。


【拓展閱讀】

行走在當代

1、優人神鼓:用雙腳親炙大地,以“雲腳”淬煉自我

        “雲腳”是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的獨創詞,意為不含目的地的走路,無錢無後,回到當下,把心念放在腳底,凡身俱放,只管當下這一步,將大腦的念頭拔掉,一步步實在的走,覺知腳底即是。因此,優人們把一切原始情緒都放在腳下,用腳親炙大地,以“走一天路,打一場鼓”的“雲腳”方式淬煉自我。

       1996年優人神鼓藝術團開始第一次雲腳,從此他們踏上雲腳藝術的征途,1997年雲腳東臺灣,2002年西藏,2004年法國塞納河,2007年以色列,2008年雲腳全臺灣……

        2008年優人神鼓為慶祝團體成立二十周年,開始了為期五十天的“雲腳臺灣”活動。他們以白天行腳,晚上打鼓的方式五十天繞行行走臺灣一周,途徑一百多個鄉鎮,行走1200公里,演出33場,優人們用腳串起生命的力量,用藝術串起生活的關懷,用行動串起生態的優質。

       2011年優人神鼓又策畫了“少年安途生行動學校”,來自臺灣中南部的五十位青少年以雙腳親炙大地,從屏東雲腳到臺北,總路程長達450公里,途中他們走一天路、打一場鼓,共演出十八場次,全數免費。以這樣的訓練方式,幫助來自單親、隔代教養家庭或是校園中輟學生走出自己的障礙,也走進別人的心靈,讓他們學會把心放在腳上,學會在自然和環境中靜思,這樣心和身體就慢慢統一了,心也就慢慢安靜了,在日復一日的行走中學習放鬆意念,將心性回歸到簡單與安寧。


2、石晉華:走筆人生

      2011年10月,石晉華《走過一年》臺北個展拉開序幕。展覽由李盈玓策劃,主要呈現了藝術家融合個人生命體驗與時光進程的13件作品。

 

       展出作品包括代表12個月份的《走筆》圖與詩文,以及象徵一整年的第13件作品《走過一年》,這些精采的走筆圖畫搭配知性與感性兼具的詩文,用抒情而多元的創作梳理出時間的流逝。《走過一年》則是包含前述12件走筆影像的完整展覽面貌,在這件作品中,石晉華於展覽現場用鉛筆走線環繞展場牆面數圈,並於走筆過程中將削下的鉛筆屑以膠水黏貼於牆面之上,鉛筆尾巴及鉛筆屑於展覽結束後收入玻璃瓶中,做為《走過一年》的作品檔。同時,藝術家在創作《走過一年》的過程中也會用照相機順著線條與文字不中斷地紀錄一切筆觸,形成一連串影像,作為作品的另一部分。

       《走筆》系列是石晉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藝術家雖不是佛教徒,但卻在作品中展現了一種靜心行走中的參悟。在走筆的行為藝術過程中他靜心握筆行走並留下痕跡,行走時呼吸急促,模糊不清的喘息聲中可以聽見類似囈語的口誦經句,使觀者更能領略藝術家在當下對苦修作為的忍耐與堅持。

       石晉華認為:“人們大概不曾真正看透生活中的無奈與荒謬,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單調重複的行為和不經思考的行徑。如果可以把人生所有的軌跡累積在眼前,我們大概會訝異於生活中充滿了一再重複、不具意義、幾近荒謬的作為或營求。”所以對他而言,走筆可以抒發壓抑的情緒,安定心境,體驗心靈被洗滌後的平靜與安慰,因此,在走筆的行為過程中不僅是創作藝術作品,也是參悟,是與內心的對話。

 

3、慈悲行路: 行走改變心靈

       近日,由美國的禪宗大師Shodo 發起的“慈悲行路”活動即將開啟,活動吸引了很多人報名,這個團體在活動官方網站上宣佈,他們將於2013年7月開始為期三個月的行走,這次行走將沿著基斯通特大輸油管道穿過大平原,從哈迪斯蒂、亞伯達到內布拉斯加州斯蒂爾城,他們要以最古老的朝聖方式來感謝地球的同情和給予,以及關注當下和未來的環境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在我們的工業文明中產生的原因,也給予地球同情和關注。

       由於當前環境問題日趨嚴重,空氣污染、資源浪費、植被破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氣候變化等等問題已經威脅到人類生存,人們破壞環境,大量的使用煤炭、地下水、石油、天然氣、土壤這些自然資源,好像它們永遠不會耗盡或者以為它們可以不斷再生一樣,政府和各種機構也以更加快速的方法提取資源創造新的更加複雜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不僅浪費了資源也危害了人們的健康。所以Shodo策劃這次行走,企圖用行動引起社會關注和自身的反省。

        在行走中,團隊成員將帶著對地球的祝福和祈禱,向人們傳達一種觀點:我們是地球的一部份,是地球母親給予我們生命,養育我們,沒有地球,我們將無法生存。他們要通過行走這一行為帶給地球力量,用行動反對那些浪費資源的人和行為。

        “慈悲行路”團隊計劃將在行走過程中接納中途加入的團體或個人,也將通過行走認識更多的人,聽他們的故事,邀請他們對話,分享行走的目的和他們的祝福與祈禱。該組織還熱情邀請每一個人參與他們的行走,並希望人們丟掉他們固有的消費觀和毀滅觀,呼籲人們通過行走互相溝通,反觀現實,聆聽內心,希望他們回歸到生命本體的生活。


       在這個有意識的精神團體行走時,成員們講一起生活,分享彼此的所見所聞以及祈禱與祝福,通過行走途中的遇見和分享打開自己的內心,與自己對話,關注環境問題引發的原因,反省自己。


行走於歷史

1、紫柏真可:一生慈悲 遍曆禪席

       真可法師,字達觀,晚號紫柏老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他一生自始至終,都以荷負佛法為懷,弘法傳道,在他四十一年的僧侶生涯中,足跡遍佈大江南北、西蜀東夷。每到一處,見到荒廢的古刹佛寺,真可法師都要盡力求修復。

      真可法師自小便志向堅定,十七歲開始,他便腰佩利劍,辭別父母,要雲遊四方,廣博見識去了。在他遊歷途中,一日偶遇法號明覺的僧侶,二人大為投機,明覺和尚特地口誦八十八法號,真可法師聽了,大有所動,從此,真可法師便尊明覺和尚為師,投身佛門了。

      真可法師長大到二十歲的時候,明覺和尚又給他受具足戒。然後,他便開始了雲遊四方的生活。開始,真可法師來到嘉興東塔寺,受一僧侶感動,便來到環境清幽、法音嫋繞的武塘景德寺,自行閉關修研,前後又長達三年時光。出關之後,他又回到虎邱寺,辭別師傅:“我現在真的要去周遊天下,曆參廟宇,以廣見識了!”這才真正開始了他的行腳生涯。他遍曆禪席,居無定所,曾經到過廬山,一度深究法相精義,後又朝五臺山,不久又游京師,參禮燕京大千佛寺真圓遍融禪師。

       起初,真可法師來到匡山,遍訪古刹,參拜名師,廣搜經籍,不久,即窮盡相宗奧義。然後,真可法師依然馬不停蹄,四方遊跡。有時候,他一天連續趕幾十裏道路,走得腳板發痛,無法再走。可是,他晚上歇宿的時候,卻又用大石塊緊緊地抵住自己的腳掌,不使它有絲毫的放鬆。這樣過了些日子,因為不斷鍛煉的緣故,他竟然行步如飛,一天能趕二百多裏地!

      他繼續北上,來到了都城北京。一到京師,他便去拜謁大名鼎鼎的遍融禪師。二人對答如流,妙語連珠,遍融十分欣賞真可,因此就留他一起參研。這一參研,便是整整九年時間。九年之後,真可法師又南下故土,參謁師尊明覺和尚,然後又離去,來到淞江,閉關百餘天;後又轉折來到嘉興,與嘉興府知府一見如故,彼此投心。嘉興府內有楞嚴寺,當年長水法師在此疏注經籍,遠近聞名,而現在卻荒廢不堪,並被一家豪右大戶據為己有,公然把佛門淨土當作他自家的園亭。真可法師知道此事後,心中慨然歎息,於是決心將它收回並修復。從此他一生致力於修復重建古刹廟宇。

       直到最後,一生慈悲為懷的真可法師被愚昧無知的官府逮捕入獄,他終止了行腳雲遊,在獄中圓寂。


2、趙州禪師:“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

       趙縣柏林禪寺,舍利塔的塔主趙州禪師,是禪宗史上一位震古鑠今的大師。他幼年出家。後得法于南泉普願禪師,為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之後的第四代傳人。趙州禪師一生疏散不羈,過著隨遇而安、隨緣、隨喜、隨眾的生活,從來都是處處無家處處家,他一生雲水,在南北各地行腳,直到80歲時才在柏林寺住下來的。宋朝的大居士張商英寫了一首詩,講趙州禪師的修行:“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即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

        趙州禪師十幾歲就出家,在安徽的池州,年輕時就在南泉普願禪師的座下悟明心地,在其門下住了一些年頭。普願禪師去世以後,他開始行腳,趙州禪師行腳,是因當初有僧問他:“將來劫火焚燒的時候,四大五蘊的身體還壞也不壞?”趙州答說:“會壞。”僧再問:“既然身體會壞,那就隨他去了。”趙州答:“隨他去!”對趙州的回答,其僧甚疑,趙州也猶豫起來,所以就遍曆山川,到處行腳,訪師決疑,所謂“一句隨他語,千山走衲僧。”就是揭示他為何四處行腳。趙州禪師直到八十歲,仍行徑百邑,就是為了以求抉擇去疑痛快而已。其實趙州行腳,早就找到長久住處,所謂“來時自有去處,動中自有靜趣。”

       趙州禪師行腳各地,拜訪過全國幾乎所有的禪寺、禪師,他的足跡遍佈中國南北的各地叢林,乃至於深山老林裏的那些“草庵”。據《景德錄》載,趙州離南泉後,遊歷過黃檗、寶壽、鹽官、夾山、五臺山,並記有其化語。據說趙州禪師上五臺山就上過九次,古代到五臺山要走靈壽、阜平,是走山間小路,那困難比今天不知要大多少倍,可是他一生去過九次。趙州弟子文遠記錄的《趙州錄》中也反映了許多趙州和尚行腳的蹤跡。除第458則也記載他在五臺山勘一婆子、第510則亦記載嘗到寶壽以外,第11則趙州自述“老僧到溈山”;溈山靈佑,嗣百丈,住潭州。第204則稱“師到道吾處”;道吾山圓智禪師,嗣藥山,住湖南瀏陽縣。第434則,趙州謂“初到藥山時,得一句子”;藥山惟嚴,嗣石頭,住朗州。第456則,到雲居;雲居道膺,嗣洞山,住洪州。第456、457則曰:去茱萸;茱萸山和尚,亦嗣南泉,住鄂州。第485則,與臨濟問答;臨濟義玄,嗣黃檗,住鎮州。第486則、487則,因慕寒山、拾得而參浙江天臺山。第494則,行腳往大慈;大慈寰中禪師,嗣百丈,住浙江北部大慈山。第495則,受教於百丈;百丈懷海,嗣馬祖。第496則,得投子蒸餅吃;投子大同,嗣翠微,住舒州桐城縣。第509則,參潼關。他參訪的師友不僅遍及慧能門下的“二甘露門”青原系與南嶽系,而且包括了北宗神秀門下的大德。一直到 80歲他開始在柏林寺住,一直住了 40年,到120歲才去世。


3、高鶴年:35年行腳人生路

        高鶴年是近代佛教居士中的一位佼佼者。他生於清同治十一年,江蘇人。他一生的事業主要有兩件:一是行腳參訪,探索佛法真理;二是賑濟救災,拯護斯民於苦難。

       雖家道殷實,衣食無憂,但高鶴年自幼體弱多病,命等蜉蝣。10余歲時,偶遊雲臺山,遇到一位高僧贈給他幾本佛經,“披讀之,如貧獲寶,似渴得泉,知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人命危脆,不能偷安,始有懺悔訪道朝禮名山之志”。從此他遁入佛門,一心學佛,他變賣家產,把錢和時間全都化在了行腳參訪上,光緒十六年(1890年),他踏上了漫漫的行腳之路。

       從19歲到54歲,他走了 35 年,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僅憑一雙腳踏遍了全國各地名山大川,他到過終南山,上過峨嵋山,去過五臺山,普陀山,南嶽山。他還參訪名刹古寺,結識了許多的著名的大善知識,如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大定禪師、智純禪師、赤山法忍禪師,月霞大師等,民國年間中國的高僧他都參訪過。而且他目睹了許多文化遺物、佛門寶藏。更重要的是,他在艱苦的歷練中,磨煉了習氣,淨化了身心,對生命和佛法的實相終於有所參透悟入。

       他行腳天涯的動機,既不是地理學家式的為考察自然資源,也不是為了得到審美快感而欣賞自然風光。他的行腳乃是出於深沉的人生感受和宗教情懷。他最後寫了一本書就叫《名山遊訪記》,具有非常豐富的史料,記敍了當時中國佛教界的情況,特別是在深山老林裏修行的那些大德的風範,當然也描繪了他在參訪過程中的種種體驗,透出他為探索佛法真諦不惜身命的大智大勇,為拯救眾生於水火之中而獻身的菩薩精神。

【深度解析】

  • 兩足一心,一心走路

        一行禪師在他的著作《一心走路》中提到“心能往千向,但於此幽徑,吾安穩而行;步步和風吹,步步花綻放”,走路作為一般人生活中最普遍、最頻繁的活動,往往最容易被忽視,其實走路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從走路之中,自有我們尋覓的正見、正念和智慧。

 

       一行禪師也在書中提到,我們要“像佛陀一樣走路”,佛陀走路又有什麼不同呢?《法華經》中,佛陀被稱為“兩足尊”,亦即以兩足行走的生物中最受人尊敬與喜愛者。佛陀之所以如此受人喜愛,是因為他知道如何好好享受步行。當佛陀走路時,他毫不費力地行走,就只是享受走路,無須費力。因為當你以正念行走時,便接觸到內心與周遭生活的一切奇跡。這是最好的修行方式,具有不修行的表相。你不用做任何努力,無須勉強,就只是享受走路,但其中卻有著深刻的意涵。佛陀說:“我的修行,是不修行的修行,不成就的成就。”可見行走不是行走,卻又是行走。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重視精神修養,走路也開始成為最受關注的修行方式之一。當行走與藝術、公益、環保這些社會活動產生關係時,它已不是讓我們感覺到困難和乏味的走路,而是把身與心的相互連接,像佛陀一樣單純的走路,能使人感到無比的輕鬆和幸福的禪修方式。通過走路這種最簡單、原始的動作,完全接觸大地,回歸自然和本真,在一步一個腳印的前行中,完成深刻的心靈修行。

 

【專題結語】

       “禪在平常日用中”,走路就是最常見的禪修方式,從走路開始,養成修行的生命態度與習慣,把情緒放在腳上,安定心境,心無二念,讓走路變成自然的修行,把行、住、坐、臥變成無時無刻無處的修行,則舉手投足間,起心動念處,生命的動靜運作,都是用功修行的方式和場合。

 

發佈者: lffgg |來自: 佛图网
4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引用 chc750109 2014-11-8 16:06
打坐不在練腿~而是練心
行禪中融入五感觀與現在觀
每次只走一步
當下一步
也能體會行走三昧之法喜~

合十

查看全部評論(1)

查看: 1392 | 評論: 1
最热专题
高分女性文学书单:献给不被定义的“她”
高分女性文学书单:献
它们来自比丘尼、艺术家、建筑家、文学者……它们或打
白沙屯妈祖即将起驾!VR、元宇宙、GPS定位,「疯妈祖」还有哪些必备神器? ...
白沙屯妈祖即将起驾!
每年农历3月「疯妈祖」是台湾民间重要的信仰活动,去
【佛图观】“馆斗”开始!今年过节“带博物馆回家”图鉴→ ...
【佛图观】“馆斗”开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科技的时代发展,他们在注重保护文物
【佛图观】土葬 or 火葬?自己选!VR带你体验入殓全过程→
【佛图观】土葬 or 火
死亡是一件我们最没有代入感的事,但如今科技发达,总
【佛图观】京都最古老的“宝藏寺院”能有多“潮”?蹦迪、跳hip-hop、搞古怪展览,魔 ...
【佛图观】京都最古老
日本寺庙有多“潮”?摇滚和尚、咖啡住持、艺术家僧侣
最新佛圖
推荐佛图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GMT+8, 2024-3-28 17:34 , Processed in 0.07610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