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7f4wx8 發表於 2022-12-27 09:55:40

影像艺术与视觉禅意:美国西海岸首个白南准回顾展

本帖最後由 l7f4wx8 於 2022-12-27 10:10 編輯

当提及“影像艺术之父”的时候,人们会想到1932年出生于韩国,而后活跃在日本、德国及美国的艺术家——白南准。在他超过50年的艺术生涯中,白南准与许多诸如约翰·凯奇等先锋派艺术家合作,开创性地使用影像技术创作艺术作品,进一步发展出影像艺术装置等新形式。




白南准躺在电视机中,苏黎世,1991( Nam June Paik lying among televisions, Zürich, 1991; photo: Timm Rautert)


1965年当白南准购入索尼便携式录像机之后,录像机便在白南准的艺术创作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白南准敏锐地感知到这一工具会给艺术创作带来的极大变革,他曾以一种先知般的口吻说道:“在未来,艺术家将与电容、电阻和半导体工作,如同他们现在使用的笔刷、小提琴和废品这些媒介一样。”



白南准,电视大提琴,1971(Nam June Paik, TV Cello, 1971; Collection Walker Art Center, T.B. Walker Acquisition Fund, 1992, Minneapolis, formerly the collection of Otto Piene and Elizabeth Goldring, Massachusetts; © Estate of Nam June Paik)
从《磁铁电视》改变电视的物理解构、《电视禅》展现宗教思维、《电视大提琴》结合行为艺术到《电视花园》探讨科技与自然,白南准在50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展开了对电视的多种实验。与其说白南准在解构并重组电视,不如说他在解构观看电视的通道。观看的主体、客体等均是他实验艺术的对象。看电视的不一定是普通人,也可以是佛;被观看的不一定是艺术家的符号,也可以是自身。电视因人们看的欲望而存在,白南准的作品因“看”的变化性而闻名。
本次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白南准回顾展,展出白南准200余件作品,试图全面地展示这位国际艺术大师如何拆解“看电视”这一行为,又如何预见到大众媒介和科技发展在视觉艺术领域的巨大潜力及其作品中的“禅意”思考。
01被拆解的观看——以《电视椅》为例
1951年,第一台彩色电视在美国诞生,随后电视便飞速进入人们的生活。逐渐地,电视成为文化、新闻等重要的传播途径,视听语言的美妙能够长效地吸引人的注意力。电视塑造着世界的形象,也框住了人们对于真实世界的视角与思考方式。换言之,电视入侵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控制着我们。
白南准很快意识到了电视的潜在危机。《电视椅》(TV Chair)便是艺术家基于潜在危机的思考产生出的作品。

白南准,电视椅子,1968;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Nam June Paik, TV Chair, 1968;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Phyllis C. Wattis Fund for Major Accessions; © Estate of Nam June Paik; photo: Benjamin Blackwell)
该作品采用闭路电视系统。录像机的摄像头捕捉到的信号由一个封闭的回路传送至显示器,直接显示成像。一个摄像头位于在透明的椅子的上方,电视机放置在透明座椅之下,屏幕对准透明椅面。当观众坐下,身体被摄像机捕捉,在电视荧屏中呈现,然而,挡住观众好奇视线的,恰巧也是他们自己的身体。
观看电视这一日常行为,在《电视椅》中变得格外困难。白南准通过关闭“看”,使观众的习以为常的视线,变得无所适从。当观看的通道被阻塞时,“看”成为一个得以浮出水面的问题,电视是否已在生活中占据了主要地位的思考也随之而来。坐下或观看,抉择本身也巧妙地讽刺了人们对商业电视泰然处之的态度。正如策展人鲁道夫·弗莱尔提出的问题:“观看还是坐下,成为了一个逻辑问题。”

白南准,电视佛,1974(Nam June Paik, TV Buddha,1974 )
例如《电视佛》中,发出“看”的行为的主体并非一个人,而是一尊佛像。佛看电视的心境终究难以琢磨,他也许迷惑、喜悦、也可能悲悯与审视。佛教认为,人人都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白南准将人们心中的佛性具象到一尊佛像身上,让他代替世人收看世俗的幻觉,而普通人却成了观众,观看这一“观看”行为。佛看电视、人看佛、人看电视,白南准设计了多重视线的交锋,以期唤起人们心中的佛性,以佛的心境重新感知电视虚幻的本质。
02流动的观看——以《电视花园》为例
白南准在采访中被问及:哪些作品让他觉得成功?不仅是作为新的艺术表达形式,更是在影像艺术之外,传达出了新的内容?白南准给出的例子是《电视花园》(TV Garden)。

白南准,电视花园,1974–77/2002(Nam June Paik, TV Garden, 1974–77/2002 (installation view, 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 Kunstsammlung Nordrhein-Westfalen, Düsseldorf; © Estate of Nam June Paik; photo: Peter Tijhuis)
这个极具未来主义色彩的作品,由一片有机植物和49台电视机组成。电视上循环播放白南准在1973年创作的音乐视频《全球槽》(Global Groove),内容由先锋艺术、流行艺术和商业影像混杂而成。在空间范围内,有机生物占据了装置的大部分空间;然而,在电视中色彩鲜明的画面的播放过程中,伴随着高音量音频,有机体渐渐失去主导地位。最终,科技世界成为自然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所有电视和植物共享一片栖息地,形成了一个整体。

白南准,全球槽(视频截图),1973
白南准将他对于媒介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放置在观众面前,其方式是增加观者的自主决策权。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视线会固定在电视机上,吸引人们不停观看,是电视自带的属性;但在《电视花园》的丛林中,控制观看的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在该装置中,观看是不停移动的,或偶尔停留在某台电视上,或关注在某株植物上感知电子影像的声色在植物上引起的变化。
白南准在采访中说道:“通常状况下,你的眼睛被电视吸引,于是我故意做了这件作品,让人们可以环顾四周……人类控制眼部的神经系统也会开心,因为它们从单一电视机中解脱出来。”
白南准更强调了这件作品为观众预设的视角——俯视。俯视有全面审视之意。白南准将作品置于观众的视线之下,无形中抬高了观者的地位。视线的移动变得更加方便。不论电视还是花园,全景视角让一切都在人的目光控制范围内。当看的行为不再从自身出发,全局审视引起的思索才会有震撼的效果,白南准在采访中如是说道:“人们通常都认为科技与自然对立,然而在这件作品中,科技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科技有漂亮的颜色,动听的摇滚乐;它呈现出黑色的模样,但同时(它发出的)光在不同的绿叶之间以多样的节奏流动……”

白南准,电子高速公路
《电视花园》与白南准另一件并未出现在本次展览中的多屏装置《电子高速公路》(Electronic Superhighway)的表达近似——超过300台电视屏幕组成美国地图,多彩的霓虹灯划分州界。屏幕根据所在州而放映不同视频片段。不同州里的不同故事同时上演,观众几乎无法集中精神看单一屏幕。信息跟随观看视线的移动开始流动,世界不再是一台电视机呈现的线性发展,而是不同地点中的同时性存在。
03自我的凝视——以《电影禅》为例
《电影禅》无疑是白南准最好描述的作品之一。没有复杂变化的影像,没有精妙的布置,《电影禅》一句便可描述清楚:放映一个空白胶卷。正如艺术家为作品取的名字,“禅意”贯穿了作品使用的元素:空白胶卷、投影仪以及无声的环境。简即是繁,最好描述的作品也是艺术家最难解释的作品之一。

白南准,电影禅,1962-64(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装置)(Nam June Paik, Zen for Film, 1962–64 (installation view, SFMOMA); courtesy the Estate of Nam June Paik; © Estate of Nam June Paik; photo: Rudolf Frieling)
其复杂之处在于观众感知的多样性。与白南准的好友约翰·凯奇的著名作品《4分33秒》类似,白南准也使用了“空”的诡计。约翰·凯奇通过不奏一音的方式,让观众关注身边的动与静;白南准投影空白胶卷,相当于放映了万物。“空”的本质,如何在观众心中转为色相,再转回虚空,则是作品玄妙而难以理清的部分。观看的主体和被观看的客体成为了同一个人。在影片播放的时长中,在展览空间内变化的并非具象的艺术符号,而是由观看转为被观看的心境。如何架构这个玄妙空间,使观看者完成自我凝视,正是这件作品的伟大之处。
《电影禅》开始于空白胶卷,其定义了作品的前提——非电影。艺术家没有在胶卷上拍摄任何画面,言外之意是我不提供任何符号。空白让观众处于无从观看的矛盾境地,因为他们本来期待看到一些具象的东西。

白南准,电视禅,1963/1981(Nam June Paik,Zen for TV,1963/1981(collection from MOMA))
接下来,投影仪将虚无投射出去,用非电影创造电影,如同禅宗偈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由于空的本质难以理解,人因此产生无知(佛教称其为无明),无知辗转成为有形之物,而后转为人们的感知能力。“空”的本质经由投影仪成为白色的屏幕和漂浮的尘埃,而后带动观众的感知——我们究竟在看什么?
观众的视线从屏幕,延展到周遭环境,最后回到自身,完成了自我凝视的全过程。
联合策展人安德烈·尼切-克虏伯形容《电影禅》为“可包容一切的作品……你可以很轻松地感受到它(的意图),然而当你慢下来并接受它时,你会获得名为‘虚无’的回报。”
纵观白南准的艺术生涯,激浪派的精神始终在他身上延续。白南准对新媒体怀疑和开放兼容的态度,让他不断地突破传统,打破日常与艺术的边界。电视和录像等技术不再是摆放在客厅一角的生活用品,更延展出社会、心理和宗教意义,这些意义在艺术世界的扩展要归功于白南准的精妙表达。

白南准,西斯廷教堂,1993/2021(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装置)(Nam June Paik, Sistine Chapel, 1993/2021 (installation view, SFMOMA); courtesy the Estate of Nam June Paik; © Estate of Nam June Paik; photo: Andria Lo)
本次展览中最为震撼的作品之一是白南准较晚期的作品——《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1993)。该作品是白南准应艺术家汉斯·哈克的邀请为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德国馆而创作,展现了这位大师的艺术思维并总结了其艺术生涯。
白南准试图呈现一个360度的沉浸式装置,他创造的影像流动在展厅内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常被人忽视的天花板。整个空间仿佛纷杂的电视世界,影像被甩到墙上,有的模糊,有的相互叠加。人们在其中快速变化频道,从多个视角感知影像世界之复杂。

白南准,西斯廷教堂,1993(Nam June Paik, Sistine Chapel, 1993 (installation view, Tate); courtesy the Estate of Nam June Paik; © Estate of Nam June Paik; photo: Andrew Dunkley © Tate)
策展人鲁道夫·弗莱尔称《西斯廷教堂》是本次展览的重点,白南准混合一切的能力和他的艺术张力体现在这些快速变换的、复杂的和多彩电子图像上。多彩的影像在室内流动,冲击观众的视野。身处幻境一般的电视世界中,个人的感知突然变得渺小且不真实。如策展人所说:“想想现在的电视世界,我们有大量的电视频道,而我们只能快速浏览。一切是随机的,连频道也是格式和类别的随机结合。”
看过白南准《西斯廷教堂》的人并不多,这并非是他最出名的作品,但策展人仍旧将其选入展览之中,并强调:“这件作品是你离开展览前的最后一声巨响,是观众们走过白南准其他展厅,回顾他艺术生涯后(的最后一站),这里总结和再现了白南准的艺术思维。”

白南准在纽约,1983(Nam June Paik in New York City, 1983. Photo by Lim Young-kyun)
策展人重视《西斯廷教堂》也表达了一种警示:“如同沉浸在这个展厅中一样,如今我们也无可避免地沉浸在影像泛滥且无序的时代。”回顾白南准的作品能让我们从这种迷失中走出片刻,清醒地享受、反思和探讨媒介问题与我们当下的处境。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影像艺术与视觉禅意:美国西海岸首个白南准回顾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