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圖網
標題: 《雪豹》荣获华表奖!万玛才旦遗作再绽光芒,他的藏地... [打印本頁]
作者: 闻音 時間: 昨天 12:56
標題: 《雪豹》荣获华表奖!万玛才旦遗作再绽光芒,他的藏地...
昨晚(27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在山东省青岛举行。已故导演万玛才旦执导的电影《雪豹》,荣获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奖。
华表奖是中国电影政府奖,由国家电影局主办并组织评选及颁奖,每两年举办一次,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
从青藏高原到华表奖台,《雪豹》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观众与评委。影片讲述一只雪豹闯入一家牧民的羊圈,咬死了九只羯羊,一对牧民父子为如何处理雪豹争执不下,从而引发一系列冲突矛盾与掣肘化解的故事。万玛才旦导演通过《雪豹》以更为丰富的想象力与世界观为观众构建出一个旷远的、至真的、没有杂质的雪域高原光影图景。
颁奖仪式上,万玛才旦之子、影片执行导演久美成列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表示父亲深深热爱自己的故土、思考着时代更迭,这些都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在领奖台上,他说:“《雪豹》这部电影是我父亲第八部藏语电影,是他第一次获得华表奖的提名,也是第一次获得华表奖的荣誉,我们深感荣幸。虽然这份肯定和荣誉来得有些晚,但我相信父亲一定能看到,我相信他一定会感到欣慰”。
《雪豹》的获奖,既是中国电影华表奖对少数民族创作者深耕本土故事的鼓励,也是全球语境下对生态与文明的深刻反思。
万玛才旦导演于2023年5月8日逝世,作为我国最负盛名的藏族电影人,其生前导演代表作有《静静的嘛呢石》《寻找智美更登》《塔洛》《撞死了一只羊》《气球》,曾在中国电影金鸡奖、威尼斯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大学生电影节等电影节展中斩获重要奖项,其富于创造性的作者表达,为中国艺术电影及更多青年藏族电影人带来启发。
导演万玛才旦一向十分关注藏族文化及藏族生存现状,被誉为“藏语电影的开创者”,其众多描绘藏地及藏族人民生存现状的作品曾在国际平台上大放异彩,令国内外观众对藏地有了更多认知。
佛图网曾多次推荐万玛才旦导演的影片,比如“藏地三部曲”之一《静静的嘛呢石》(另外两部《寻找智美更登》和《老狗》),更是获国内外多个电影节奖项,2015年,导演的《塔洛》首次闯入三大电影节,入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竞赛单元。
2020年,佛图网再次推荐了其编剧并执导的影片《气球》,这也是万玛才旦第三次入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作品。
法国知名影评人、电影史学家让-米歇尔·付东评价《气球》是“威尼斯电影节最美的电影”。
《气球》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达杰(金巴 饰)一家因一只普通的避孕套卷入了一系列尴尬而又难以抉择的事件当中。
电影中,欲望似被信仰所束缚,在矛盾与对立中,气生气灭如生命始终。是从信仰里悟透解脱,还是得到枷锁绑缚,电影里充满着现实与信仰的哲理思考。
“当灵魂遭遇现实的挑战,该如何抉择?”导演万玛才旦曾表示,他试图在这个故事中呈现当下人们普遍遇到的困境。
在生死轮回、灵魂信仰等带有鲜明藏地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气球》的女性及家庭色彩更为浓厚。电影中探讨的生育权及女性意识懵懂觉醒,以及传统信仰与内心真实欲望的对抗和冲突,更是令众多观众感同身受。
- 曾和王家卫联手《撞死了一只羊》:关注藏族人民生命个体的觉醒
对佛图网而言,最意难忘的一部是万玛才旦执导、王家卫监制的藏语电影《撞死了一只羊》。这也是当年威尼斯电影节唯一入围竞赛单元的中国电影。
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救赎和放下的故事。
主人公是一个从小寻找杀父仇人的康巴男人。
当康巴男人找到杀父仇人,看到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以及他的三口之家,选择大哭一场,然后离开,达到了自我的救赎。
故事只有86分钟,表面看上去是一个杀手的故事,实际上却体现了佛教中的救赎和“放下”的概念。
从现实投射梦境和轮回,在这个精悍有力的电影里,表现出古老东方文化中独特的精神气质。
万玛才旦
就像万玛才旦导演所著文字:“故事只讲了一半”,我们也十分惋惜他人生的故事只讲了一半,但也庆幸他用“一半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藏地文化、让我们学会在信仰与世俗之间思索现代化精神困境。
如今《雪豹》获得中国华表奖的肯定,让我们看到了万玛导演还在延续的艺术生命再次绽放光芒,作为观众,我们也很庆幸能够有这样一位才华横溢、为藏语电影开拓先河的伟大导演,为我们留下这些关于藏区的影像和故事。
-
640?wx_fmt=gif&from=appmsg.gif
(164.01 KB, 下載次數: 1)
-
640?wx_fmt=gif&from=appmsg.gif
(164.01 KB, 下載次數: 1)
歡迎光臨 佛圖網 (https://www.photobuddha.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