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数字时代,清明节也开启代客祭扫、云祭扫等多元化的祭扫方式。
比起对着冰凉的石碑和黑白照片烧香献花,数字世界的祭拜活动简直丰富多彩。
「号称世界上第一个元宇宙墓地」的「玩家墓园」
比如曾经火热的元宇宙炒房话题,也慢慢延伸到殡葬行业——“网络坟地产”。没有购买陵园墓地的人,可以在“网络纪念馆”直接“扫墓”,一条链接条链接发到家族群里,分分钟祭奠完毕。
与此同时,各大陵园的网络祭扫平台早就上架了丰富的祭品,一键“烧”纸钱,还可以购买磕头表情包,甚至还出现了专门“云祭拜”的App。
比如免费为逝去的人创建纪念馆。
还有会员制祭祀,在一款APP中祭品分为祭祀用品和祭祀食品,售价每个50福气值,不过99元加入会员,祭品即可免费使用。
另一款APP中,祭品更是玩出来新花样。除了常规祭品外,竟然还出现了高级飞机、私人游艇、劳斯莱斯、豪华别墅等。
如果有用户购买之后,纪念馆的公屏上就会出现“XX赠送了XX”的弹幕,简直就像在直播间里刷礼物。
甚至还出现了孝爱值排行榜,用户可以“刷礼物”打榜,像极了网红主播打PK。
然而,“云祭扫”已经被这些App“带歪”了。各种花里胡哨的祭品,利用排名诱导消费,已经脱离了线上祭扫的目的。
但也有一些科技方式用“向善”的立意架起了生与死的桥梁。比如用用AI“复活”去世的亲人。
著名音乐人包小柏的女儿在2024年因病离世,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面对无法抚平的伤痛,包小柏决定攻读博士,并利用AI技术创造出了一位“数字女儿”,希望用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心灵创伤。
包小柏表示,这种“数字女儿”让他能够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女儿的思念,帮助他在心灵上找到一些安慰。他计划通过科技重现女儿的声音和影像,让她在数字世界里继续存在。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包小柏对科技的信心,也表达了他作为父亲的爱和责任。
科技不仅仅是冰冷的机器和程序,它也可以在情感和温暖方面发挥作用。然而,同时也有人质疑这种虚拟存在是否能够真正取代现实中的亲情和情感支持,以及科技在人际联系中可能引发的道德和一场问题。我们希望人工智能作为工具,能为人类的福祉而服务。
除此之外,之前我们介绍过,日本创意工作室二番工坊与Birdman合作,出了一款名叫“小箱(Kohako)”的概念型新式祭坛,将日本民众家中的传统祭坛浓缩成为一个小箱子。
Kohako结合了人脸识别、语音识别、LED触感等新科技技术,让家属得以随时通过屏幕见到自己的思念之人。
而在2016年,一款AR扫墓的APP也曾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是AR技术与寺庙文化的首次结合。逝者亲属在扫墓碑前祭祀时,通过APP就能在手机屏幕里看到活灵活现的站在墓前的逝者,有的还会打招呼,简直像“Pokemon Go”的现实版。
之前日本科技公司专门还为寺院开发了手机软件,让僧人可以通过手机、平板或者电脑,进行远程法事活动,如为死者远程超度等。
为了帮寺庙和民众应对疫情无法举办法事的情况,科技公司已经开发面世的软件有两款,一个是“スマ僧侶”(手机僧侣),还有一个是“スマ坊さん”(手机僧人)。这种方式缓解了寺庙目前的收入压力,科技公司甚至还和殡仪馆联合起来推广这个软件。
通过云祭扫,时间与空间都不再是祭扫的障碍,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缅怀先人。
但科技向善理应是一切云活动的基础,利用不同科技方式祭奠先人,与传统祭祖扫墓的意义是一样的,所以行事之时,都应严肃、隆重、恭敬,为已逝的亲人、祖先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