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说阿弥陀经·妙法莲香》之:(十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iroa 發表於 2017-8-21 12:18:1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wairoa 於 2017-8-21 12:24 編輯


【十八】诚证去疑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解:世尊悲心极致,亲自诚证,第二次劝励众生发愿求生净土,更后引六方佛共证,务使众生去疑生信。现解——舍利弗呀!我了了见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于众生有大利益,所以才说出如上种种的功德庄严、力用;若有众生听闻如是所说种种的功德庄严、力用者,理应起信,当下发愿,求生彼国啊!

○释名、句:

·“见”字于辞典中有作“看到、知、明白……”解,而此中“见”字则作“洞视、彻知”解,亦即宗门所谓“了了见、了了知”解,为什么呢?以此“见”为佛“见”,非登地或大地菩萨之有不见,更非凡夫狭隘相对之“见”,故如《无量寿庄严经》云:「彼佛利乐诸功德,唯佛与佛乃能知。」

△释疑:

(一)问:「十方无量诸佛,各皆万德洪名,何故释尊于无数经典中屡标弥陀圣号呢?」

答:「佛佛道同,证无有异,唯因地发愿,各有参差,弥陀四十八愿最被三根,尤切五浊众生故。」

(二)问:「何故一句佛号具如斯大利益呢?」

答:「此一句名号即全体愿力方便之所显故。」

(三)问:「可否详尽解说其利之所在呢?」

答:『可略作三方面交待:

a-往生后的大利益——如《无量寿经》云:「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此点可在本经的“功德庄严”中证知,亦一一无外于本愿。

b-临终的最大利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云:「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此即行人一生最关键的受用处,为十八、十九两愿之成就。

c-临终前的一生利益分二:

·灭罪除愆——如《观经》云:「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日夜安乐——如《观经》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又如《十往生经》中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再者,更有本经后文所说之六方诸佛护念,诸佛既护念,其眷属众那有不护念呢?故知一句佛号,一生安枕无惧啊!』

◇问答:

.无尘:念佛行人,不可自轻,十方恒沙诸佛摄受法门,未见余法如斯明文!看了老师此讲,倍增信愿行之力,老老实实的念佛,一门到底!

答: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问答:

.某法师:每次看老师的注解,耳目一新!这个“闻”字很重要,对这个“闻”字,有不同的解释,有些人认为:这个闻字是听闻,听见的意思,是普普通通的听见!大经有三个闻【二个版本】:

1-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正觉!

2-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3-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第一个闻:阿弥陀佛发愿,我成佛,每一个都要闻到这一句名号!

第二个闻: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第三个闻:闻名发愿一定往生!

如果这个闻字单单是听见的意思,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每一个人都闻到了【弥陀誓愿:究竟有不闻,誓不成正觉】,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按照蕅益大师解释:《占察》谓:“杂乱垢心,虽诵我名而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

“若到一行三昧,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乃为得闻十方佛名。”

这个闻必须到相似无生法忍,这个要求是不是太难?

以上二点,请老师慈悲开示!

答:法师海量,所问尝答如下:

1-虽有三“闻”,实只二“闻”,以前二为三誓偈中异本异译而已,后一为诸佛劝赞偈中一偈而已。

2-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正觉:此为三誓偈中之第三誓,与第十七、十八愿呼应!所谓“超十方”即超十方诸佛之弘愿,而“究竟有不闻”者指若不为十方诸佛所赞叹推介,出广长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者,誓不成佛!亦即诸佛会推介给其国土内一切有缘众生之意,若无缘也无可奈何的,不见本经云:「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吗?又如善导大师云:「若人无善本,不得闻佛名」?前愿后誓,犹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之“礼敬诸佛”等是愿,后之“时空无尽、三业无倦”为誓,道理无二,故感现瑞六种震动……必成无上正觉。

3-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此四句出《无量寿庄严经》其义与上无别!

4-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此为诸佛赞叹偈中四句,与第十七、十一、二十二愿相应。

5-现在来答复:

·第一个闻/第二个闻:已在(2)中作答。

· 第三个闻:“闻名发愿一定往生!”与“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的意思还是有距离的!什么距离呢?法师忘了“其佛本愿力”一词, 本愿力统摄四十八愿,除第1-16愿,还有21,23,24,25,26,27,28,29,30,31,32,38,39,40,46共31愿为已生净土的行人外,第十七愿为诸佛咨嗟不算外,余愿都是未生净土之众生,而其中无有不摄“行门”的,诸愿行门中最简易圆顿者不外第十八愿;由是可知“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并非说不须“行门呀!”而其中之“闻”字已於上篇说过,兹不重述。

6-《占察善恶经》中所谓“相似无生法忍”者以心中立物观故,不离止观范畴故,不离解第一义故,与本经十念往生不可相提并论,为什么呢?难行道故,非目下根性众生所可就故!其中所谓“杂乱垢心,虽诵我名而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已问在答中,“不能生决定信解”故!我前已说今人念佛,万中无一二成就奢摩他,千中无二三贯通三藏,《占察经》中所示行门似难被三根呀!

.某法师:还有一个问题,麻烦老师:

四个“至心”的问题:

.《无量寿经》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

1- 第十八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2-第十九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3-第二十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殖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译

4-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按照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故知至心念阿弥陀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良由正指理一心故,如《法华三昧》中说。

这个“至心”如果按照莲池大师解释要理一心,是不是太难?

应该如何解释这个“至心”?谢谢!

答:法师客气,现试答如下:

1-此中三愿有作:第十八愿为“至心信乐欲生愿”,第十九愿为“至心发愿欲生愿”,第二十愿为“至心回向欲生愿”;由是可知三个“至心”都是凡夫的真诚无伪的心,是刚起步,后接“三辈一向专念”或如“观经之十六观”或如“小本之执持名号”等等行门,与理一心风马牛不相及。

2- 《观经》中之「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此中之“至心”表无异缘恳切精一之心,与《弥陀经》临终“心不颠倒,即得往生”相应,与理一心无涉!若即理一心者,何须十念呢?如针刺汽球,一刺即破,再二三刺已无意思!况经中明文“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即发菩提心”,十二大劫后,始为观音势至说法,才发菩提心,若已证理一心,何故滞花中十二大劫呢?又何须再发菩提心呢?《法华三昧》中说 :「十方众生,一称南无佛者,皆当作佛;唯一大乘,无有二三」;此乃“当来决定成佛”,非当下即成佛啊!

.某法师:感谢老师解答!“闻”的境界,“至心”的境界,的确不可思议!后学认为,如何正确定位这二个字,关系到净土法门跟本愿法门的分水岭!这二个字如果定的太容易,就糟蹋了净土法门,如果定的太高,就成了难行道!老师辩才无碍!再次谢谢!

答:法师客气了!凡解经论,必须抽离主观心态,迫近原经文上下脉络,则纵不近也不远矣!法师所言“如何正确定位这二个字,关系到净土法门跟本愿法门的分水岭!这二个字如果定的太容易,就糟蹋了净土法门,如果定的太高,就成了难行道!” 此言差矣!弘法之人,应本经意,今人力倡忠于原著,何出世间法反可不忠于经意呢?净土法门经中明文“易往而无人”,唐·善导大师忠经意判九品往生皆凡夫,又印祖云:「正本清源之道,在于平淡无奇处」,由是弘法者务必忠于佛意经意,不可就凡夫心态偏离原意;以忠于原意,可消众生不切实际的空想、幻想,如得神通、即生即身成佛等等,更熄往后子孙们的口辩争执!若忠于经意,不加个人私意润色,则分水岭自不存在!

.黄钟大犁:“我了了见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于众生有大利益”,按师兄“‘见’字作‘了了知’解”,那么此句中“了了见”应写成了了知吧!好象平时很少见“了了知”三字用在一起,可能我读书真的太少缘故。“了了知”是否就等同于“大圆镜智”?

答:1-此中之“见”作洞视解,与“了了见、了了知”无别,“见”字在辞典中除“看到”的意思外,还有“知、明白”的意思。
2-“了了知”或“了了见”这类词,一般多见于禅宗老宿话语中,师弟少见是不足为奇的!词意多指亲证本来面目的意思,在这里可以说等同“大圆镜智”,因为是究竟果人的见,非地上菩萨的见,更非凡夫之见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對反對
行深致远,造就心灵佛图——佛教图片分享平台——佛图网www.photobuddha.net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GMT+8, 2024-4-29 10:15 , Processed in 0.117270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