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像佛陀一样快乐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ruochents 發表於 2014-8-28 14:05:2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梦旅人 於 2014-12-1 11:27 編輯


作者序  
瑞克·韩森 & 理查德·曼度斯

当佛陀捻花微笑,他的大脑正发射出强大的正向能量!

你知道吗?当我们升起负面情绪,大脑立刻发出红色警讯,交感神经系统像探照灯瞬间发亮,压力荷尔蒙冲刷至血液中,全身都进入备战状态;而当我们快乐、放松、感受到爱和喜悦时,副交感神经将被唤醒,多巴胺及亲密荷尔蒙大量分泌,平静自在如涟漪般扩散,心灵、身体及大脑也得到疗愈和释放。

《像佛陀一样快乐》是一本浅显有趣的灵性科普书,作者透过许多例子和研究,再次证明一个简单的真理:我们所吃的食物决定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情绪和念头则决定了我们的脑和心。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两匹狼:爱之狼和恨之狼,问题是,我们努力喂养的是哪一匹?

所有生物中,只有人类会不断操心未来,懊悔过去,为现在自责;人类高度进化的大脑反而成了痛苦的容器,精密刻划着所有心念的痕迹。好消息是,大脑不停随着心而改变,当我们安静打坐、深呼吸、回想生命的种种快乐美好、发出慈悲祝福的善念时,大脑中数十亿个神经元也随之同步调整,将爱与幸福的能量传送到全身。

垂眉含笑的佛陀,大脑正发射出强大伽玛波。其实,透过每天的练习,你我也可以像祂一样,品尝到放松喜悦的身心滋味。


推荐序1   更待何时

丹尼尔·席格/文  

《像佛陀一样快乐》鼓励我们以内心的专一来驾驭注意力,藉此改善生活和人际关系。瑞克.韩森(Rick Hanson)博士和理查德.曼度斯(Richard Mendius)博士综合了佛教传统中「止观修行」的古老智慧,以及现代神经科学领域的新发现,集成了一份既富启发性又具实用性的指引,带领我们一步步走向内心的觉醒。  

最近一项科学革命告诉我们,成人的大脑终其一生都可以改变。虽然过去许多大脑科学家宣称心只是大脑的活动,现在我们却能从另一个观点检视生命中这两个次元的关系:我们一旦了解心是显现大脑生理(embodied)和关系型作用(relational)的过程,能调节能量和讯息流动,便知道心确实可以用来改变大脑,而方法很简单,只要我们知道如何使注意力专一,以及如何刻意借着神经回路来引导能量和讯息流动,就能直接改变大脑活动和结构。然而,关键在于我们必须知道如何一步步运用觉知(awareness)来增进幸福。  

我们一旦明白心是关系型运作,脑则是身体中和其它系统打交道的器官,这又引发了另一个新观点:人际关系的好坏并非生命中的偶然,事实上,它和内心运作及大脑的健康休戚与共。社交关系会形塑神经连结,然后形成大脑结构,这意谓着我们的沟通方式会改变对应的大脑回路,特别是帮助我们保持生命的平衡。科学更进一步确认,若我们在生命中修习慈悲心与「正念觉知」(后者即放下评断并全心专注于当下),便能驾驭大脑的社交回路,甚至足以转化与自己的关系。  

本书的两位作者将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佛教修行,与大脑运作的新观点融会于一处,引导我们如何刻意创造正向的改变。现代生活常使我们进入自动化(automatic pilot)模式,不断透过数字刺激、讯息超载、让大脑充满压力又没有生活质量的行程表等,迫使我们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多重任务。我们迫切需要在混乱中找时间停下来,却没几个人办得到;但本书带领我们做个深呼吸,想想神经学如何解释为什么要放慢下来、平衡大脑、改善人际关系,并增进与自己的关系等。  

科学已经证明,本书提供的练习能帮助我们更专注、更坚韧也更机智,并形塑正向的内心世界,而这些公认有效的步骤也会增进我们的同理心,在我们生活于其中并相互依存的世界中,扩大慈悲与关怀的范围。 

在此,我邀请所有的读者藉由这些练习来驾驭心,进而改变大脑,也就是一个对象接着一个对象、一份关系接着一份关系;每一时、每一刻都建立起仁慈与健康的神经回路。除此之外,我们尚有何求?此刻不开始,更待何时!


推荐序2   独一无二的领悟

杰克·康菲尔德/文

在《像佛陀一样快乐》一书中,瑞克.韩森博士与理查德.曼度斯博士非常清晰且实用地介绍佛陀重要的智慧教法。他们运用科学研究的现代语言,邀请读者面对心的奥秘,敞开心门,对古老而深刻的禅修进行现代的理解。本书巧妙地将古老的教法融入神经科学的革命性发现中,因为近代的神经科学确认了人类本有从事止观修行的关键能力,例如正念、慈悲、自我调节等。

读完本书后,我们会学到大脑科学相关的知识,以及增进内心健康的实用方法,藉此培养自在感、慈悲心并减少痛苦;此外也会看到充满智慧的生命新观点,还有开发这种智慧的生物基础,这些章节帮助我们更了解心的运作,以及快乐、同理心、互相依存的神经学源头。  

在本书的每个章节中都能看到佛陀的教法,例如四圣谛 、四念处 、持戒、慈心、宽恕和内心平静等,这些都非常直接,也非常及时,有如佛陀张开他无私的双手,欢迎每个人前来体会自己那份独一无二的领悟。在佛陀教法之后的练习部分,也同样清晰正确,与我们在禅修道场所受的训练并无二致。

我看过瑞克和理查德如此分享佛陀的教法,这些教法对前来学习者的心智与心灵产生了正面影响,对此我致上深深的敬意。值此之际,人类世界比往昔更需要找寻新的方式来建立爱、智慧与和平,不论是在个人层次或是在全球层次,皆是如此。希望我这篇短文,也能对这份重要的努力有所贡献。  

祝福你。


推荐序3    离苦得乐

古翠瑾/文  

这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有所追求,只是追求的目标可能不太相同,有些人追求成功、财富、权利、名声,有些人追求美貌、青春、健康、爱情、婚姻等等。不论追求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深信一旦梦想成真后,自己的快乐指数便会提高,然而最后往往发现事与愿违,不是梦想很难实现,就是即使梦想成真,快乐也未必持久,而且生活上的其它挑战总是层出不穷、排山倒海似的涌进。  

难道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受苦吗?这些人生的问题,在两千多年前也困扰着许多哲学家们,为了寻找答案,先觉哲人们不断思考与辩论,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认识自己」,带动了一股由外在世界推向内在自我的反思,以期能找出真正的解答。到了十七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心物二元论」,开启人类思考的新方向!宇宙真正的主宰是纯粹的物理性质,无论大小都可以予以量化并加以测量吗?还是这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心」的反射而已?   

「心」究竟在哪里呢?「心」的反应又该如何测量呢?二千年多年前的中国哲学家庄子与惠子的「鱼乐之辩」,就曾以「你又不是我,如何能知道我的感受?」掀起一番激烈的辩论。然而,真正把「心」当成一门学科, 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则是十九世纪末的事,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地提升与突破,人类得以对自己最复杂的器官「大脑」揭开神秘的面纱,了解大脑主要是由神经元所组成,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互动产生了千变万化的神经回路,而这些神经回路的建立、兴奋、改变或抑制,每分每秒都重塑我们的人格,进而改变我们的人生观及人生。  

奇妙的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并没有科学与医学的背景,但他用自己的智慧,以坚定的决心找出了生命的真理,这些真理之后流传成不同的佛教派别, 其中的教义却与今日心理学或大脑神经学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佛教并没有神格化佛陀,佛陀的教导主要是让众生知道如何离苦得乐,最有名的经典《心经》开宗明义指出这一切都是因为「心」,用现代的说法来解释,就是这一切都归因于我们的「大脑」。  

本书作者瑞克.韩森是美国著名的大脑神经学家,因缘际会在三十年前与佛结缘,之后便将他所学的大脑神经学与佛学的修行实践加以结合,现在,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教导融入《像佛陀一样快乐》这本书里。佛陀和我们每个人一样, 都要面对生、老、病、死的人生考验,也拥有一颗跟普通人一样的「大脑」;不同的是,经过潜心修练后,佛陀明白如何操控自己的大脑,进而主导自己的人生。 本书按步就班地带领读者进入大脑神经学的领域,并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最基本的方法。  

恭喜每一位幸运接触到这本书的读者,我诚恳地邀请您用心阅读、用心体会,然后加以实践,相信假以时日,您的人生必将开启另一道窗,而从这扇窗望出去的景色,一定也与以往截然不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對反對
行深致远,造就心灵佛图——佛教图片分享平台——佛图网www.photobuddha.net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GMT+8, 2024-5-3 01:13 , Processed in 0.122551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