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遠真跡:洞山良價渡水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闻音 發表於 2014-9-4 14:12:43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圖上有南宋皇后楊妹子之題字。款識:攜藤拔草膽風,未免登山涉水,不知觸處皆渠,一見低頭自喜。本與天龍寺所藏的雲門大師圖、清涼法眼禪師圖同為描繪禪宗法師的畫作之一。田中豐藏舊藏品。
  楊妹子即宋甯宗恭聖仁烈楊皇后。少以姿容選入宮中。忘其姓氏,或謂為會稽人。在南宋歷史上是與慈禧太后有些類似的人物,她出身卑微,母親張氏是宮中教坊的樂女,生父不詳。西元1195年,宋甯宗27歲,楊妹子已33歲,被封平樂郡夫人。隨後她一路受宋甯宗寵愛,一帆風順,直至冊封皇后。再後,她大展身手,達到人生事業的頂峰。宋理宗繼位後,她成為皇太后,喪失權力,只好在宮中頤養天年,于71歲壽終。
  楊妹子雖出身微賤,無骨肉之親,幼年於戲班為雜劇。及長卻能書善畫,更擅詩詞,偶於書畫上自署名為楊妹子。楊妹子書跡似宋甯宗,以其款署楊妹子,元明人誤為楊皇后之妹。楊皇后雖然從政有爭議,但她刻苦好學,能詩,善書畫,精鑒賞,被稱為“宋代最傑出的女書法家之一”。

  公案原文:
  師(洞山)參溈山,問曰:“頃聞南陽忠國師有無情說法話,某甲未究其微。”溈曰:“我這裡也有,只是罕遇其人。”師曰:“某甲未明,乞師指示。”溈豎起拂子曰:“會麼?”師曰:“不會,請和尚說。”溈曰:“父母所生口,終不為子說。此去澧陵攸縣有雲岩道人,若能撥風瞻草,必為子之所重。”
  師遂辭溈山,徑造雲岩,便問:“無情說法,什麼人得聞?”岩曰:“無情得聞。”師曰:“和尚聞否?”岩曰:“我若聞,汝即不聞吾說法也。”師曰:“某甲為什麼不聞?”岩豎起拂子曰:“還聞否麼?”師曰:“不聞。”岩曰:“我說法汝尚不聞,豈況無情說法乎?”師曰:“無情說法,該何典教?”岩曰:“豈不見《彌陀經》雲:‘水鳥樹林皆悉念佛念法。’”
  師於此有省,乃述偈曰:
  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
  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岩曰:“價闍黎,承當個事,大須仔細!”
  師猶豫,後因過水睹影,大悟前旨,有偈:
  切忌從他覓 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 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麼會 方得契如如
  洞山禪師有一天在過河時,看到河面上反映出自己的影子。水上一個人,水面一個人;水面上的不是他,水上的才是他。當他尚未看到倒影之前,始終不得開悟,不知道自己本來的面目究竟是什麼東西,認為在身外一定還有一個東西是本來面目或自性。直到他見到水面上自己的影子,才知道不要離開自己的身心另外去找什麼,如果這樣去求道求法,希望悟道得法,那就離開自己的本來面目越來越遠。現在我看到水面上的影子,影子是我,而我並不是那個影子,這就是開悟。
  很多人認為開悟一定是悟到不得了的事,其實,未悟的時候對面不相識,悟了之後發現根本不曾離開過,如此而已。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影子是我,我不是影子」,影子是從我產生的,離開了我不會有影子。我們平常所使用的身體和正在動念頭的心是本來面目的影子,離開我們的身心之外,不可能還有個東西叫本來面目。可是尚未發現這個道理之前,絕不可以把我們平常有執著、有煩惱的身心當作本來面目。
  良價(807~869),唐代筠州會稽(浙江會稽)人。俗姓俞,敕諡“悟本禪師”。為藥山惟儼(751-834)之法孫,雲岩曇晟(782-841)之弟子,他與弟子曹山本寂(840-901)共同創立了禪宗分支曹洞宗。因在豫章(江西省)洞山普利院修行,故世稱“洞山良價”。
  據《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記載,幼從師誦《般若心經》,至“無眼耳鼻舌身意”時,忽以手捫面,問曰:“我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經言無?”其師異之,知其資稟異賦,遂令至五泄山從靈默披剃。二十一歲,至嵩山受具足戒。不久,謁南泉普願,深領玄旨。又訪溈山靈祐,參“無情說法”之話頭。然不契。遂依靈祐之指示往詣雲岩曇晟,舉前因緣有省,然猶涉疑滯。於是更曆參魯祖寶雲、南源道明等人。後於過水睹影時,豁然開悟。乃嗣雲岩之法。大中(847~859)末年,于新豐山提撕學徒,不久,移豫章(江西省)洞山普利院盛振法化。
  鹹通十年(869)三月朔,剃髮沐身,鳴鐘辭眾,大眾慟哭不止。師忽開目謂曰(大正51•323b):“出家之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勞生息死,于悲何有。”遂令主事僧辦愚癡齋。由於眾心戀慕不已,乃延七日,至八日齋畢,在方丈室端坐而寂,年六十三。 敕諡“悟本禪師”,世稱洞山良價或單稱洞山。嗣法弟子有雲居道膺、曹山本寂、龍牙居遁、華嚴休靜、青林師虔等二十六人。著有〈玄中銘〉、〈豐中吟〉、〈寶鏡三昧歌〉等。

  【南宋馬遠】
  馬遠字遙父,號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生長在錢塘(今杭州)。他的生卒和詳細經歷,很難查考。他為南宋光宗、甯宗兩朝(約1190-1224 年)的畫院待詔。馬遠的曾祖、祖父、父親、伯父、兄弟、兒子一連五代都是畫院畫家。其曾祖馬賁善畫花禽、人物、佛像,形成“馬家”風格之後,為北宋徽宗朝宣和畫院待詔。祖父馬興祖是高宗紹興年間的畫師,精于鑒別古代文物,工花鳥,亦擅畫人物。叔父馬公顯與其父馬世榮在人物、山水、花鳥畫上無一不工,紹興年間任職待詔,並獲“賜金帶”。其兄馬逵也長於山水、人物,尤工花鳥畫,造詣頗深。其子馬麟工人物畫、山水、花卉,曾為畫院祗侯。
  馬遠出身於繪畫世家,家學淵源,自幼受藝術的薰陶,繼承家學並吸收李唐畫法,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他不但在山水、花鳥畫上開創新風,而且在人物畫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馬遠早在青年時期就已經顯露出出眾的藝術才華,20多歲時繪製的人物畫就得到過宋高宗的禦題。
  馬遠的人物畫創造力極強,他突破前人窠臼,敢於大膽剪裁,刪繁就簡,運用人物身段、動態來刻畫人物的形神,達到了簡潔生動的藝術效果。他多用凝重的禿筆來描繪人物面貌,畫衣紋則用畫樹枝的筆法,微帶顫動斷續,風格樸雅,和以前流行的流利秀美之作有所不同。
  馬遠藝術上克承家學而超過了他的先輩,他繼承並發展了李唐的畫風,所畫人物,取材廣泛,多畫佛道、貴族、文人雅士、漁樵、農夫等,閒雅軒昂,神氣盎然。馬遠在當時影響極大,有獨步畫院之譽。與李唐,劉松年,夏圭並稱為南宋四大家。他的山水畫成就最大,獨樹一幟,與夏圭齊名,時稱“馬夏”,成為繪畫史上富有獨創性的大畫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對反對
行深致远,造就心灵佛图——佛教图片分享平台——佛图网www.photobuddha.net
沙發
chc750109 發表於 2014-9-4 15:02:07 | 只看該作者
,未悟的時候對面不相識,悟了之後發現根本不曾離開過,如此而已。
世間宛然有但畢竟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GMT+8, 2024-5-7 13:19 , Processed in 0.118932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