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慈悲与智慧台北故宫藏青铜佛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佛教造像因信仰而产生,透过与佛典相应的图像特征,并结合时代流行的信仰内容,以传达宗教的精神内涵。信徒们发心造像以积德祈福,修行者观想造像以得定慧,而法会中则以庄严的造像,凝聚对佛法世界的向往。

单尊造像中,常见有佛、弟子、菩萨、护法神等。佛是信仰的中心,代表觉悟者。弟子随侍佛侧,以僧侣为造型,亲炙教诲,佛灭度后,传递佛法。菩萨则以太子形象为造型,虽具佛智,但为济度众生故,不忍入涅槃成佛。而护法神以忿怒相、镇慑内外魔,以上诸像与代表涅槃的塔,共同建构出佛教信仰的基本样貌。
佛教造像除传达宗教信仰外,文物本身同时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北魏的朴实稚拙,唐代的饱满生动和宋代以后的亲切平易,一方面展现不同时代的工艺水平,一方面说明造像主导者的美感要求。因此,欣赏佛教造像,不仅能体验其宗教的善,同时更能透过雕塑艺术,感受其普世之美。
藏传佛教艺术

七世纪西藏开始接触佛教,八世纪印度的金刚乘取得优势后,西藏各派皆先显后密,以密部为最高最后的阶段,晚期又由于无上瑜伽坦特罗部经典大量翻译,使西藏建立了最完整最忠于梵文原典的金刚乘体系。
藏传佛教在宗教修行上特别重视怛特罗密法,在造像题材上双身像和忿怒像是其所特有,造像风格上受到克什米尔风格(十四世纪以前)、八至十二世纪中的东印度帕拉风格、尼泊尔艺术、于阗、敦煌等地的影响,十五世纪以后新添了中国风格。整体而言,十四至十八世纪因工匠的独当一面以及译经完整,教理昌明,仪轨完备,是西藏本土特色最鲜明的时期。









西藏 十五世纪
青铜鎏金大黑天立像



明 十五世纪
青铜鎏金南天王立像


西藏 十五至十六世纪 
青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
北朝佛教造像艺术


北朝皇帝好佛,以佛教作为统治国家的手段,同时积极参与营寺造像等宗教活动,在帝室的影响下,贵族豪门、民间百姓无不竞相营造,广建功德,佛教艺术遂成为时代艺术精华之所在。

北朝佛教以法华经、维摩诘经和涅盘经为主,造像多为释迦、弥勒及观音,造像风格从北魏早期的雄壮,中期渐趋清秀,晚期的繁复,到东魏北齐的沈静,不仅反映当时的工艺水平,同时传达了当时的宗教气氛。


北朝 六世纪下半
青铜鎏金观音菩萨立像





北魏 太和二十二年铭
青铜鎏金观音菩萨立像









北魏 太和元年铭
青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


隋唐佛教造像艺术


隋唐帝王大多支持佛教,随着国力雄厚疆域扩张,与天竺接触频繁,唐僧西行求法,天竺僧侣东来,带来大批经典,为佛教注入新生命。又由于高僧辈出,佛教界不断思索真正适合中国的宗教,发展出各大宗派,在与中国固有思想融合下,使佛教彻底中国化。

隋唐佛教鼎盛,佛教艺术达于颠峰,印度传入的造像稿本,丰富了造像题材,天竺所重视的立体感和审美意识巧妙的融入中国造像特有的流利线条中,在写实精神的主导下,饱满圆浑的人体、描绘细致的衣饰和柔软自在的动态表现,不仅充分掌握艺术的形式,同时传达作品的内在性格,将庄严的神性,和谐地溶入人间性格之中。


隋 开皇六年铭
青铜鎏金二菩萨并立像


盛唐
青铜鎏金七世佛像


隋至初唐 七世纪上半
青铜鎏金观音菩萨立像


盛唐
青铜鎏金观音菩萨立像


盛唐
青铜鎏金佛坐像


宋、辽及云南大理国的佛教造像艺术


五代以来士大夫阶级兴起,取代贵族成为推动宗教与文化的主力,佛经故事成为民间说唱的话本,寺院俗讲的内容加入历史故事,佛教完全融入庶民的生活之中,佛教中国化更为彻底。因此宋代造像风格趋于平易近人,也由于绘画成为艺术主流,雕刻中常被寓以绘画的意趣。

辽代王室信佛者众,贵族及民间盛行刻经、念佛、建寺和造像等佛事。辽代早期造像承绪唐代余风,十一世纪发展出自我的风格,神情端严,不苟言笑,上身挺直,肌肉雄健,表现契丹民族特有的雄强风格。

大理国帝室崇佛,廿二位国主中有九位出家,开科取士,悉取僧道,并以僧道为官,上行下效,佛法昌隆。佛教宗派以密教为主,受到中原内地很大的影响,并吸收道教神祗和当地的本主崇拜,内容庞杂浅俗。观音信仰特别盛行,观音图像众多,和毗邻的东南亚亦往来频繁,造像风格多变,形成富地方性色彩的宗教艺术。



青铜鎏金大日如来坐像



青铜鎏金菩萨半跏像



青铜鎏金菩萨坐像


大理国 十二世纪
青铜鎏金观音菩萨立像


明清佛教造像艺术


明清两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佛教的传布己无需仰赖皇家贵族的扶植,佛教教徒致力于经典的校刻和流通,使佛教思想的流布益广,虽然明清时期在佛教教义和理论上没有太大的创新与突破,但是佛教基本教义早已透过法会等活动,深植民心,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分离的一部份。

明清造像多为了延命、祈子、招财、进宝现实的利益,因此多崇拜世俗色彩浓厚的各种观音、地藏和大肚弥勒等。造像风格趋于规律化,姿态僵硬,着重外在的装饰,造形和神态与世俗人无异,缺少宗教作品神圣的特性。明清宫廷并有藏式佛像的制造,虽然遵循西藏造像的仪轨和量度,不过精雕细琢,装饰繁琐,往往忽视了作品内在的张力,追求外在的装饰,庶民色彩十分浓厚。



青铜鎏金抱子观音菩萨坐像



青铜鎏金观音菩萨半跏倚坐像



青铜鎏金文殊菩萨坐像



青铜鎏金阿弥陀佛立像



青铜鎏金观音菩萨坐像











青铜鎏金坐佛三尊像


明 崇祯四年铭
青铜鎏金佛塔
来源:将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對反對
行深致远,造就心灵佛图——佛教图片分享平台——佛图网www.photobuddha.net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GMT+8, 2024-4-29 13:13 , Processed in 0.141575 second(s), 9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