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耘燕的佛教石窟绘画作品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雲煙 發表於 2015-1-16 16:25:34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雲煙 於 2015-1-16 16:51 編輯



李耘燕选择古代巴蜀佛教石窟作为自己的绘画创作题材,而且以石窟现场写生为主要创作方式,这种与众不同的选材,因为与她的气质与艺术素养十分吻合,加之经多年研究、探索,逐渐寻找到了既能表现佛教石窟空间体积美感,又能呈现绘画色彩的浑厚与丰富。
  古今中外艺术史上优秀的写实性绘画创作,一般说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好的题材内容,二是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语言。而这两者,即画什么和怎样画,又是密切联系在一起,难以割裂的。题材选择得再好,没有恰当的表达方式,作品的面貌会干癟、枯燥而无艺术感染力。反之,徒有绘画的巧妙形式,而题材与大众的心灵相隔遥远,作品也很难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当然,我们讨论题材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时,也要防止产生一种倾向,那就是以政治内容为标准,把题材简单化地分为主要、次要,陷入“题材决定论”的误区。画家选择题材必须顾及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定要从个人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积累出发,画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才可能寻找到得心应手的绘画语言。
     在这个绘画创作过程中,她对佛教石窟艺术在圆融、温和中透露出来的博爱精神,有越来越深的体会,遂使她的艺术面貌具有鲜明的个性。作为油画家,李耘燕何以对佛教石窟艺术如此钟情与痴迷?她自己说:“原因很多,有生活经历的偶然触动,也有某段时间对文化的特别感悟。”我认为,这里的所谓“某段时间对文化的特别感悟”决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时代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文化思潮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变化,使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艺术形式不论是传统的固有形态,还是从外来引进的,必须具有中国文化精神,而石窟艺术是反映这种精神最好的一种载体。中国当今一切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新,必须在中国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李耘燕像许多经历了“85思潮”洗礼的画家一样,从90年代初期开始,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复归大潮的影响。尤其在1989-1990年在中央美院油画系第三画室进修和1998-2000年就读于中央美院油画系研究生班期间,她的绘画功力与修养均得到很大的提高,逐渐体悟到艺术创作只有以潜心和沉静的态度对待之,方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有这样的认识基础,她开始觉得“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些东西特别迷人,特别喜欢。”她对传统石窟艺术所呈现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和艺术气氛特别敏感。之所以如此,不论是从女性还是从画家的角度,必然有其内在的个人气质和性情的原因。“每次一到现场,我就像被某种神秘的力量震慑住,内心充满激情与感动,能够很快就进入到一种创作的状态。”“光线照在佛像上,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变幻莫测,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中国式心灵秘境让我深深感动。”她似乎在这种平和、宁静、庄严肃穆的艺术中,找到了精神的安慰和感情的寄托,她不仅感受到这种传统艺术所承载的感情力量具有深远意义,而且意识到其形式语言也有无可替代的现代意义,可以为当今艺术家做“以古开今”的创新提供珍贵的资源。由此,她决心用自己掌握的绘画技能,表现佛教石窟艺术的力和美,做艺术创新的探索。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她取得了令人赞赏的成绩,形成了具有自己个性的艺术面貌。
    包括绘画在内的一切艺术创作,其中最重要也是最能感动人心灵的,是其中所包含的“诗意”,即诗性化的语言。构成诗性化语言的内核是情感,是创作者投注于客体的真情。在李耘燕创作的不同类型和运用不同材质的石窟绘画中,都能看到她至诚至深的感情。这种感情既是她对传统佛教艺术的体悟,也来自她内心与客体心灵的碰撞所产生的激动。不用说,经历了千年历史变迁和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石窟艺术原有的色彩灿烂辉煌己不复存在,但岁月沧桑在它们身上留下的历史上迹痕,却赋予它们以另一种的“别样”美感,而这也是与李耘燕的审美趣味相吻合的。“在我看来,相比金碧辉煌我更喜欢那种历经千年的时光痕迹,色彩变得温润,变得丰富。这种时间感、历史感其实又有另外一种层面的东西在里面。”这另一种层面便是对昔日文明的思考和追问,以及她的现代价值和意义。她沿着这个思路去发掘和进行艺术再创造,而不是简单地绘画性复制;他用等体量再现的方法,绘制带有规模性的大尺幅作品,不仅努力呈现石窟文化的恢弘氛围,而且追求传统佛教文化的内在精神和博大情怀。她用可以流动的绘画形式,克服石窟艺术不能移动的局限,以便使传统艺术精华在国内外广为传播。
    李耘燕细致地研究和领会不同石窟艺术的品相以及它们所传达的感情基调,她很珍惜自己的直接感受,也很重视自己的理性思考和认真研究的心得、体会,将两者有机结合,使她的绘画作品兼有即兴创作的生动性和缜密构思的严谨性。在动手创作之前,她用很长的时间酝酿、构思,寻找最能反映所在石窟的文化内涵和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绘画语言以及创作方式。同样是画佛教石窟,为画出不同石窟的不同样貌和品味来,她还在材料和技法上苦心经营,探寻新的表现途径。他开始用油画材料创作,继而采用坦培拉和漆画技法,充分发挥各种质材的不同特性,精妙地表现不同石窟艺术的内在精神和情韵,更是为了赋予自己的创作以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力。李耘燕在严谨的写实作品中流露出写意的情致,在表现性的写意绘画中注意忘形的表达。读她各个时期创作的不同石窟绘画,我们徜徉在或弥散着祥和圆融,或充满生命之灵韵,或呈现出质朴无华的境界之中,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生命、历史,以及对艺术本质的的感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對反對
行深致远,造就心灵佛图——佛教图片分享平台——佛图网www.photobuddha.net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GMT+8, 2024-5-3 11:53 , Processed in 0.120940 second(s), 4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