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泰國的明星建築師在面臨著事務所員工人數不斷增加的問題後,在幾年前開始尋找更寬闊的辦公空間,在兩年的尋址後才在位於當地Thonburi的一處已荒廢了30多年的舊工廠廠址有了開始興建The Jam Factory的想法。而在改建的過程中,如何與四圍環境的共存與對抗更是不斷地提供他創作上的靈感,這些突發奇想如同是即興意味的設計也接二連三的出現,就像爵士樂裡的Jam Session一般,用著自己的語彙來呈現出自己對這塊園區的想法,也因此有了這樣的命名-The Jam Factory,同時帶給了員工與當地民眾感官上與創意上的發揮空間,而廠區內一處處菩提樹下的陰涼空間,不僅提供了涼爽的活動空間,些許的禪意也讓The Jam Factory在喧囂的曼谷都會中帶著平靜的氛圍。
除了事務所的辦公區外,The Jam Factory也是一處咖啡廳、自家家具品牌、藝術展覽區、餐廳、書局與大片戶外綠地的文化活動空間,如此的環境不僅利於員工的建築設計創作,同時也提供了社區居民一個可以駐足的藝文空間。想像著能在由綠植被圍繞的數間廠區建築中同時享受這些休閒式的空間,真是讓人有著相當放鬆的氛圍,而一條直通湄南河河堤的甲板通道,正顯示著The Jam Factory隨時歡迎遊客的好客氣息。
在改造的過程中,這些老舊廠房倉庫原本的樣貌被刻意地保留下來,不做過多的修飾。像是牆面上不敵時間摧殘所露出的紅磚,或是生鏽的鐵門等,讓遊客們尚能靜聽著舊廠區述說著她們風光的那時。而內部的開放式空間也呈現出了原有的樸實設計。雖然The Jam Factory為事務所的創意發想中心,而多功能的空間設計更帶來了無窮的活力感。空間中原本恬靜和樸實的設計,配合上寬闊無壓力的空間規劃與不太過於商業化的氛圍,也令人稱讚著這是一處真正可讓人輕鬆走進並體驗到平靜與專注之地。
The Jam Factory,不但成為了DBALP事務所的新據點,同時也存了具有歷史價值的廠房建築,並提供了當地社區居民一個開放與舒適的藝文空間。Bunnag曾說過,The Jam Factory並不是他刻意要呈現出「舊建築再利用」的設計,但在這次即興式的演出中,這樣的想法與實踐同時受到了許多民眾的支持,也獲得許多媒體的好評。The Jam Factory的地理位置和所蘊藏的歷史意義讓Bunnag深感興趣,也讓他堅信這樣的建築空間可以激發出動人的創作靈感。是的,他的確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