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初,德国建筑学者就已经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了。恩斯特·伯施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就是全面考察和记录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人,被誉为“中国建筑摄影鼻祖”。
他跨越晚清的14个省份,行程数万里,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民居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留下了8000张照片、2500张草图、2000张拓片和1000页测绘记录,那个时代的经典建筑,都留在了这个“老外”的镜头里。
↑ 北京柏林寺山门。门前立有二石狮,入口处铺有台阶,台基为灰色。门窗内壁为大理石,红墙,梁间施彩。上覆灰瓦,绿脊。两侧影壁绘有方形壁心,红地灰边,四角与中心饰以黄绿两色琉璃件。
↑ 北京东黄寺山门。柱身最初涂有类似漆料的红色灰泥,如今绝大部分都已脱落。梁间施彩。顶覆黄琉璃瓦,部分地方因杂草蔓延,已是岌岌可危。红漆大门两侧的围墙呈赭色
↑ 潭柘寺天王殿
↑ 北京西山碧云寺第二道门的门神
↑ 济南大佛寺。佛像高踞于宝座之上,背靠陡峭的崖壁,面朝一处宽广的山谷。所属寺院早已无迹可寻,空留大佛寺这一地名。位于济南府以南,行程一天左右
↑ 济南神通寺龙虎塔南面塔身。
↑ 济南灵岩寺第一道门的门神
↑ 灵隐寺山门
↑ 镇江金山寺天王殿前牌坊。
↑ 北京戒台寺。右前方为天王殿屋顶,中间为硬山顶的大雄宝殿。后方二层楼阁为千佛阁,下有宽大的台基,再往右即为戒坛殿。
↑ 戒台寺千佛阁。从右起为东面第1—4尊罗汉像。右一是降龙罗汉。
↑ 戒台寺千佛阁。从右起为东面第5—9尊罗汉像。
↑ 南京附近庙宇内的祭坛
↑ 福州鼓山涌泉寺 诵经堂
↑ 杭州 西湖 云林寺塔
↑ 宁波 天童寺
↑ 宁波 天童寺院住持
↑ 普陀山法雨寺 僧侣陵墓
↑ 普陀山法雨寺 着白底青竹袍观音像
↑ 普陀山太子岛东南处太子塔
↑ 青阳寨 泰山娘娘庙 琉璃浮雕墙
↑ 上海 龙华塔
↑ 苏州 戒幢寺 四面千手观音
↑ 太原 大悲寺内千手观音
↑ 泰山脚下岱庙主殿
↑ 五台山全景
↑ 西安大雁塔
伯施曼曾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古建筑研究的愿望:“那些古物,可能会在这样的灾难中逐渐衰亡,但是至少可以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些文字和图像的记载。”
时至今日,在历经百年的浩劫和动荡,伯施曼镜头下的很多寺庙、祠堂、文化遗迹、古建、雕塑已经面目全非或不复存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