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百年老校辅仁大学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北京的后海一带是北京王府大院最集中的地方,几乎隔几十米就是一座,恭王府、摄政王府、庆亲王府、醇亲王府……流连在柳荫街、定阜街这些古老的街巷胡同,时光就像静止了一般。在这里有一座大院,虽然主人的身份并不算太显赫,然而百年来散发出的浓浓书香让它的迷人气息历久弥深,有太多的名人雅士曾经徜徉于此,无数精彩的人生从这里启程,更有豪杰志士留下激荡人心的故事,它曾被称作燕京“最美的校园”。它就是曾经的“涛贝勒府”,后来的辅仁大学,如今的北京师范大学和十三中。


  从嘈杂的平安大街拐进定阜街,似乎连空气都静谧了,远远就能看见那一大片雅致的庭院式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宫殿式的3层小楼,楼顶铺着绿色琉璃瓦,每扇玻璃窗都是雕花木框,墙是浅灰色水磨砖,历经80多年平滑如初,细节处的雕花与层顶处的神兽也完好无损,整个建筑有种令人惊叹的和谐与美丽。


这就是当年辅仁大学的教学楼,于1930年竣工,在当时与城东的协和医院、城西郊的燕京大学共称为北平三大建筑。它们被列为上个世纪早期我国大型建筑中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代表性作品。如今,楼门口挂着的牌子是“北京师范大学”,旁边的石碑上则刻着“辅仁大学旧址”。这座小楼所在的地方,曾经是涛贝勒府的后花园,如今这座恢宏的府邸已经被一分为二,住宅部分成为十三中的校舍。
  “涛贝勒府”的前身是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居住的愉王府,光绪二十八年(1902),醇贤亲王奕 的第七子载涛过继给钟郡王奕 为嗣,承袭贝勒爵,迁居于愉王府,于是这里就被改建成了更为宏大典雅的“涛贝勒府”,俗称“七爷府”。
  1925年,由于满清皇族日渐没落,生计艰难,载涛以16万元将涛贝勒府永久出租,供罗马教廷在北京筹办辅仁大学,说是“出租”,其实只不过是个安慰性的说法,因他不愿意担负卖掉祖宅的名声。


  于是,在涛贝勒府原有的空地和马圈之上,将诞生一座近代著名的高等学府,而建造它的任务落在比利时传教士格里森的身上。当时,正值天主教在华推行“中国化”传教策略,格里森打算,通过自己的建筑设计实施这一传教策略。史料记载,他“到北京后,花费数月时间查询有关中国古代北方建筑的原始资料,并将其与他从中国各地征集来的古建筑照片进行对比研究,他从中国皇宫的城墙、城门和城楼造型中得到某种启发,这些造型显示出中国皇宫那种与众不同的某些特征”。最后,格里森将辅仁大学建筑设计成一座全封闭的中国皇宫式城堡,建筑中轴线以北海为依据确定,内部空间布局仿西方修道院型制,四面围合。这种“传统复兴式”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被认为“体现了建筑师对于中国传统城市美学的较为深刻地理解与把握”。


  从此,涛贝勒府正式成为辅仁大学,作为当年北京和北大、清华、燕京齐名的四大名校之一。辅仁之美被校友们数十年来深深追忆,一位女校友这样写道:“其雕梁画栋之清丽细致,正如南北朝诗中的宫廷派,其松柏之优雅静谧好比唐诗中的田园诗,其亭廊之曲折委婉又有几分似宋词中的小令,其野花小草,无意拈来还有些许元曲的俏皮妩媚……辅仁的百转千回,清雅况味,是京城中来来往往的大多数人不曾见过的。”然而,比美丽的建筑更为璀璨的是这里散发出的人文之光,从此这座庭院开始在中国现代史上书写自己的传奇。

来源:中华建筑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對反對
行深致远,造就心灵佛图——佛教图片分享平台——佛图网www.photobuddha.net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AI助手

GMT+8, 2025-4-28 11:56 , Processed in 0.078502 second(s), 44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