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找個鄉下/廠房去安家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为什么艺术家喜欢住到乡下和厂房?因为成本相对便宜?又因为便宜而可以很大?艺术家都喜欢大对吧?住的够大,才能透气,才能仰望星空,守住自己孤独的边界。住在乡下或改造的厂房里,才可以不千篇一律,找寻自我的与众不同。下面看看三位艺术家的家,他们通过住到乡下或改造厂房,找到自己的边界!


NO.1设计师 | 毛继晖


设计师毛继晖的家在远离市区的群山脚下,农舍之间。他将自己自然主义的美学理想倾注其中:自然、质朴、文艺、环保,兼具功能性与结构之美。这座由他设计的大房子不仅是一个居所,还是一位父亲给女儿的最好的成长礼物。
设计师毛继晖和女儿果果

昌平,北京郊外远离市区处,群山脚下,农舍之毗邻,设计师毛继晖的家就在这里。在城市久居的毛继晖揣着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式的心思,放弃在市区的居住,和家人一起“移居”到乡下生活。

关于这栋房子的选址,毛继晖家沙发旁的手边书最可表白心志——那是美国作家E•B•怀特的书信集《最美的决定》。就像当年怀特举家搬离了纽约,去到乡下生活,毛继晖也是挥别了城市的水泥森林,以及城市生活所带有的那种无孔不入的焦虑感,毅然举家迁往乡间。

谈起自己的“归园田居”,毛继晖脸上有掩不住的温暖神色:“其实,搬到乡下,多半是因为女儿。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她从小可以更多地接触自然,在山水间涵养性情,这所房子是我和太太给女儿的成长礼物。”这个新居面积约两亩,有前后两个院落,院子里栽种着各色蔬果树木,4月樱花盛放,8月有李子结果,9月有枣子满树梢……

“设计就是要打开情感的空间”,这是一直以来影响毛继晖的信条。基于此,毛继晖在普通农舍的结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房屋的结构。他加盖了一个构思巧妙的空间—— 一个开放式阳光厨房。屋顶的结构设计与落地窗让阳光温暖地洒下,一家人可以在这个明亮的空间里享受惬意的就餐时刻。这个空间不仅有着极讲究的采光效果,还有其功能性的用途——把原先独立的几个区域贯通起来。

作为设计师,毛继晖很懂得“留白”之道。他和太太都钟情于白墙和水泥灰色的地面,这种背景下即使配以颜色跳脱的装饰,也不会杂乱,他主张轻装修、重装饰,四白落地的墙面,保留着没有找平的痕迹,水泥地面和刻意留下的几处水泥墙体,高级灰的色调与简静的白墙相得益彰。时髦乡村风格的陈设体现出主人审美的好品位,大至家具、小至碗碟,各种装饰无不是主人从世界各地精心拣选而来。而房屋内亦有不少当代艺术品:当代著名艺术家周春芽的《桃花》、摄影师马晓春最为人所知的作品《天安门》、星星画派艺术家薄云的抽象绘画……

“我们这个时代,不再和前人一样,一辈子一套房,我们一生会游走在不同空间、居住在一个又一个的房子里,因而繁复的装修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而所有的家居饰品是可以带走的,它们承载着你对家的记忆”,毛继晖的居家理念带着敬物的深情。

对毛继晖来说,生活与居所,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共谋关系。人们因生活需要而建构家园,而家的陈设、氛围反之滋养生活本身。这将是长期磨合、相互砥砺的过程。对于任何一个对家热爱、对创造执着的人来说,这个过程都如此漫长,甚至将贯穿生命始终。

NO.2央美教授 | BEN
草场地画廊变成家,晒晒村里的幸福
从市中心的公寓搬到北京城乡结合部的画廊空间,设计师Ben Hughes一家三口不仅获得了更宽敞自在的生活环境,Loft空间里家的温暖也一点没有少。

主人:来自英国的Ben(胡本立)曾担任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长达11年,如今是位自由设计师和专栏作者。他的设计特别注重实用性、功能性,目前他还在中央美院担任设计学院的教授。他的太太Alex来自台湾,曾在两个美国著名电视媒体集团执事多年,负责创意和品牌管理工作。Alex现在是自由节目制作人和活动策展人。在即将到来的2014北京国际设计周中,Ben和Alex的A4工作室将负责在草场地展区策展。如今他们与5岁的女儿生活在北京。



这处气场强大的红砖建筑群位于草场地艺术区,虽然完工于2007年,至今仍然活力不减,不断有设计师、艺术家入驻其中。Ben一家选择了其中一座总面积200平方米的双层建筑,由于之前一直被用作画廊,内部几乎空无一物。但是它空间宽敞、可塑性强,尤其是混凝土顶棚上一排排并列的日光灯,相对家而言虽有些出戏,却也为弥漫在空间中的工业感而加分。于是,Ben定制了整体厨房,并在厨房隔壁打造了一间储藏室,一幅跟了他们很久的伦敦地铁画作,如今成了储藏室的推拉门。门后还暗藏玄机,原来竟是一只废弃的滑板让这道“门”推拉自如。

喜欢木工的Ben经常自己设计和制作家居用品。他十分注重设计的功能性和制作过程的精细化,又想象力十足,手电筒、炸弹壳以及各种各样的回收物品,都能在他的手中变废为宝。Ben还喜欢那些在工业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轻古董”。曾经的日用品如马扎、军用储物箱,这些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虽然已经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出,却成了Ben的灵感源。他能将普通的银色金属手电筒四只串连作一组,安装上开关和电线,就成了楼下餐桌上方很炫的吊灯。

作为一名曾经的外企高管,妻子Alex曾用丰厚的薪水买下过很多女人的心爱之物。但她喜欢把衣物收纳得井井有条。“我决定一年之内都不再买衣服、鞋子和包包了!虽然这对女人来说可不容易,但是我要尝试享受简单一些的生活。”不过商场消费可以叫停,生活的乐趣还得继续。自从在“买得起艺术节”上认识了设计师李金国,Alex就拥有了如今楼梯间墙面上那摊总能让人会心一笑的“生鸡蛋”树脂雕塑,那是勇敢离职后,她买来送给自己的礼物。

楼上的客厅区,摆放着Ben收集来的各种椅子,有些是设计大师的名作,有些则来自于中国的设计新秀。每当夜幕降临,一家人可以窝在这里的沙发中,以对面的白墙作幕布看场电影,头上的玻璃天窗外,就是草场地宽广而自由的夜空。



注:轉自SENSO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對反對
行深致远,造就心灵佛图——佛教图片分享平台——佛图网www.photobuddha.net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GMT+8, 2024-6-18 22:34 , Processed in 0.131391 second(s), 90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