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云端上的小学 四季吉小学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脉北段,向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由于地理、历史等因素,这里是中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本项目实施地四季吉村位于凉山州美姑县依果觉乡,是凉山州海拔最高的村子之一,也是全凉山仅存的几个原生态文化村落之一,其位于大风顶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边缘,海拔3000多米。该村2013年通电,尚未通自来水,没有手机信号,也不能上网。但正是这种世外桃源般的隔绝,才使得其成为彝族传统民居和耕牧文化最后的保留地。四季吉村小学正是因该村距离乡中心小学太远,为孩子就近读书而兴办的。



总体布局:将两个地块设定为教学区和宿舍-游戏区两个部分,通过架设在两个地块之间小溪上的廊桥联系。


教学区包括小学1-3年级教室、幼儿教育教室、办公室和图书室、卫生间-浴室-厨房-储藏室;宿舍-游戏区包括教师-志愿者宿舍和有着环形跑道及篮球场和排球场的游戏场地。


空间构成:过小河上的小桥即面对学校的大门,入门后办公室和幼儿教育教室之间的公共空间是仪式上的室外门厅,也是学生活动的半室外场地,重点表现民族传统的木构建筑文化。在下雨的天气,孩子们可以有比较大的户外活动场所。穿过门厅正对升旗台和教学区的院落空间,这个院落是学校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是仪式集会以及课间活动的场所。


幼儿教育教室和小学教室之间也是一个有屋顶的室外空间,三个小学教室之间也有一个小的室外有顶公共空间。如是形成一个大-中-小的有等级分层次的公共空间系统,促进孩子们的聚集交往活动。每个建筑都有前廊防雨,前廊延伸将各个建筑联系起来。

场地内的散落巨石,通过建筑和院落的经营,皆成为室内空间借景的对象和庭院里的风景






建筑结构: 四季吉村可以说是目前保留彝族传统文化最为完整的古村落,为了能够让四季吉村躲过工业化文明的洗劫,为了传承彝族的建造文化,小学的建筑拟采用传统的手工建造方式——石墙、夯土墙、瓦板顶的木结构房屋。我们精简了当地流行的传统木构体系中的构件数量;使横向木构件贯穿以起到大梁的作用,满足受力和计算的要求;加大外挑斗栱以获得深远的挑檐;并增高传统结构中的夹层,使之更适合居住。


室内空间营造:继承当地文化传统,将彝族“入”形屋顶进行转化,形成适应不同功能的建筑空间。教室和办公室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做天窗获得充足的天光,尤其是在冬季获得更多被动式太阳能,降低能耗。所有的居住空间都是传统沿边的窄小隔间,中间留出围绕火塘的公共空间,而火塘是彝族生活起居文化传承的家庭中心,也是外来客人最希望接近的融化心灵的环绕神圣之所。




























建筑师:阿尼那建造生活
地点:四川 凉山
设计团队:许义兴  谢丽菲 郭建刚 唐可莉 乌云德力格尔 王漩 吴宛容 杨旭
项目年份:2015
摄影师: 许义兴 朱坚

文章来自 设计邦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對反對
行深致远,造就心灵佛图——佛教图片分享平台——佛图网www.photobuddha.net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AI助手

GMT+8, 2025-4-30 14:22 , Processed in 0.249902 second(s), 6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