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2 10:26 | 發佈者: 闻音
《靜觀浮圖》攝影展在台北永安藝文館表演36房2樓展出,本次主題係印尼婆羅浮屠、浮雕、晨曦中的佛塔,讓觀者感受到婆羅浮屠中靜謐詳和的氛圍,也有許多人物影像,展現當地的生活文化,展場還特別設置靜坐區,民眾可坐下來放鬆心靈。展覽將持續到12月31日。 朝陽初升的清晨裡,巨大莊嚴的佛像和林立的佛塔,端坐眺望遠山的金光,彷彿是這個濃濁的塵世裡的清明與指引。這是印尼婆羅浮屠的一隅 ,也是優人神鼓音樂總監黃誌群《靜觀浮圖》攝影展中,令人矚目與嚮往的一幅作品。 黃誌群說,婆羅浮屠(Borobudur Temple Compounds)被譽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蹟之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名的世界遺產,也是重要的佛教文化遺跡,是世上現存最大石刻寺廟,現被規畫為園區,區內有2,500多幅的浮雕故事,描述釋迦牟尼佛一生修道故事,以及華嚴經中經典故事,園區位在山丘上,逐層建築而成。 這裡國外觀光客還不多,黃誌群說:「讓我最驚訝的是這裡的浮雕,粗獷莊嚴,令人震撼動容。就算旁邊有人走過喧嘩,但不管怎麼吵,你都不覺得吵,整個園區有種精神的力量。」他幾乎每天出去看一層,常常一看兩小時,直到皮膚被太陽曬痛了,才驚覺時間已經過了這麼久。 黃誌群在旅程中隨身帶著《佛陀佛陀請開門》與《沒有我時我是誰》兩本書籍,因此在看到佛陀下定決心斷髮出家的浮雕時,感受特別深刻。這幅佛陀斷髮圖,「當然有拍下來」。 两年前,黄志群重回到生命创作的起点——印度,在一趟敲叩生命的探寻之旅中,随意将印度精彩拍摄下来,当时受表演36房邀请展出共五十几件摄影作品。那时「发现不经意间,或回头回眸时,发现那人那景怎的这般有兴味」。 2014年黄志群利用演出、工作的空档,走了一趟泰国、吴哥窟与婆罗浮图(Borobudur Temple),赞叹浮雕上故事的生动,遂随手随时捕捉美景,纪录活在当下的瞬间,為了讓更多人看到婆羅浮屠之美,他以《靜觀浮圖》為主題,將在印尼婆羅浮屠的見聞以影像展的形式分享。 本次攝影展的作品除了精彩的浮雕、晨曦中的佛塔讓觀者感受到婆羅浮屠中靜謐詳和的氛圍,也有許多人物影像,彷彿圖像故事般可以一窺當地的生活文化,民眾可透過這些隨意捕捉在婆羅浮屠的見聞,感受黃誌群獨特的眼光。展場中還特別設置了靜坐區,可以坐下來體會心靈的放鬆與寧靜。 黃誌群除了是傑出的表演術藝工作者與音樂創作者,平日也會創作詩文,雖非專業攝影師,但透過藝術家的心和眼取景、取材,卻總能引起共鳴。開幕時觀眾詢問他是用什麼相機拍攝,黃誌群回答是用手機,令人大感驚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