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5-13 10:06 | 原作者: 顾西瓜
近日,由艺术家宓雄先生设计制作的大型闻声观音雕像正在台湾海明禅寺制作中,摆在制作工场里几人高的观音头像,虽然还在调整模具的阶段,但是洁净柔和的雏形和线条已经散发出慈悲的神韵。宓老师说设计这尊巨大的观音像已将近两年。 朴素之美 这尊露天观音造像是为台湾树林的海明禅寺所设计,高24米。高大的佛菩萨立像近些年在各地并不鲜见,有不少显赫庄严的佛像还成为旅行者朝圣的地标。把一尊造像放大时,会不可避免地以丰富的细节来体现其富贵,但在宓雄看来,捕捉佛菩萨的朴素之美却是更需要用心之处。 尤其当观音“渡”众生的愿力化为迈出一足的动态时,其体态变化会展现于动静之间、轻盈感和安稳感中的微妙平衡。宓雄认为,佛教中的“富贵”并非由装饰而来的华丽,而是修行人在行动姿态中具有震慑力的庄严,以及能够与广大众生结缘、接地气的宁静与安抚的力量。 念彼观音力 承接造像的因缘难以用言语尽述。海明禅寺是由“观音老人”悟明长老创立。接下来观音像还需要经过继续修正模型、翻模、灌注等阶段,漫长的造像过程对宓雄来说不仅是一个反复揣摩观音形象的创作,也是对长老的回忆点滴浮现的过程。对佛菩萨的绘画或塑造,从来都是念念不忘的修行。 尽管观音像还在半成状态,但出入工厂人们总是不吝表达他们见到这尊观音像时的欢喜。有一天,无意间听到反馈的宓老师说:这大概是一天里最开心的时候了吧。而对于忙碌了一天,然后听到这个安静的造像故事的我而言,又何尝不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