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佛圖網 首頁 新聞專題 焦點新聞 查看內容

去北大,VR带你一览山西高平开化寺千年壁画

2017-4-17 16:08 | 發佈者: harry1211

  大家一定还记得前年故宫举办《石渠宝笈》画展时的盛况,为了一睹《清明上河图》的风采,“故宫跑”成了当时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北宋画家张择端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在五米多长的画卷中精心布局,生动记录了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传世佳作。而几乎同一时期,绘制于晋东南地区高平近郊一座寺庙墙壁上的壁画,也以生动的笔触,将北宋市井生活巧妙融于佛经故事中,细节极为丰富,建筑式样、花草数目、人物服饰、机械用具皆有呈现,却淹没于历史深处,不为大众所知。

开化寺西壁壁画全景
 
  这座寺庙名为开化寺,坐落于高平东北舍利山山腰处,坐北朝南,三面环山,行至山下,抬头远望,寺院仿佛嵌于茂盛的林木之间,僻静幽深,颇有世外之感。上述壁画就绘于寺院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内,这也是该寺现存最早的建筑,建于熙宁六年(1073),面阔三间,单檐歇山式,结构古朴浑厚,具有明显的宋代建筑风格。
 

开化寺建筑群落

大雄宝殿
 
  殿内壁画绘制于北宋元祐七年至绍圣三年(1092~1096),分布在东西两壁和北壁东西两个次间,约88平方米左右。据寺内“泽州舍利山开化寺修功德记”碑刻的记载,以及将壁画图像与佛经对比,西壁与北壁西部绘《大方便报恩经变图》,东部与北壁东土绘《华严经变说法图》。这应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寺观殿堂壁画,在佛教美术史的地位不可低估。
 

留有画匠名字的墨书
 
  更难能可贵的是,殿内北壁石柱及内墙上的墨书还留下了画匠的名字“郭发”。柱上墨书题字两行“丙子六月十五日粉此西壁,画匠郭发记并照壁”而墙上墨书则记“丙子十月冬十五下手搞(稿?)谷立观音至十一月初六描訖来春上彩画匠郭发记”。题记虽已漫漶不清,却令人联想这位不见史载的无名画匠是如何与众匠人耗时五载,匠心独具,逐步完成这壁上的鸿篇巨制。
 

东壁壁画
 
  尽管已经历时近千年岁月的洗礼,殿内壁画仍保存完好,设色典雅,令人赞叹。尤其是西壁壁画,不仅保存得更为完好,相对于东部墙壁中规中矩的布局(内容依次为兜率天宫会、阿兰若法菩提场会、逝多林给孤独园会和法界人中像),西壁壁画的构思极具创意,以四铺说法图为中心,环以连环画式叙事,将须阇提太子本生、忍辱太子、华色比丘尼因缘、转轮圣王本生、善友太子本生、大光明王本生等本生因缘故事一一道来。学者谷东方多次前往开化寺,研究考证,已对其内容做出具体考释,并发表文章,为今人阅读壁画提供了极大便宜。
 

西壁中心说法图

人物刻画细腻
 
  除了佛教故事本身,壁画所传达出了北宋世俗风情更令人玩味。受时代潮流影响,宋代以后的宗教美术风格日趋世俗化、大众化,无论塑像还是绘画,在兼顾神性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人性的刻画,从而使宗教信仰更加为大众所接受和亲近。开化寺西壁报恩经变图中绘制了帝王将相、后妃宫嫔、高官富商、僧侣道人、耕织渔牧、盗贼恶霸等九百多个大小不同的人物,再配以建筑、景物、器物、动物等物像,形成繁缛宏大的场面,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卷轴画,反映出北宋社会生活的种种细节。仅建筑一项,就涵盖了宫殿、亭台、城门、院落、店铺、作坊等多种形式,为研究北宋时期的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料。
 

建筑真实刻画,连竹帘卷起放置的挂钩都如实呈现。

肉铺

太子观织。宋代织机和手工作坊的真实再现,画面中赤背忙织的妇女、织机上方的油灯,反映出当时市场繁荣的背景。而在历史上,高平也的确盛产丝绸,名曰“潞绸”。

太子观耕

善友太子本生局部。北宋船只的式样。

华色比丘尼因缘局部。行刑的场景。

三层木构阁楼式塔
 
  为保护壁画,开化寺大雄宝殿并不轻易对公众开放,但这千年瑰宝藏在山中无人知未免可惜。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开化寺壁画,为了壁画的长远保存与研究,高平市政府和宣传部引进国际先进的数据采集系统,获取高清影像,并请专家对壁画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将科技、学术与文化有机融合,在全国进行名为《千年壁画 华彩重生》巡展,第一站就设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艺术博物馆。4月13日,开幕式正式举行,著名专家谢辰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中央美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岳洁琼、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孟嗣徽、壁画研究解读专家谷东方等各领域学者与媒体济济一堂,观看原本不可移动的珍贵文物的活化与重生。
 

开幕式现场
 

主展厅,西壁壁画的高清全图,观众可细细观赏壁画的诸多细节。

次展厅
 
  除了西壁壁画的原样重现,本次展览还特别开设了VR虚拟现实体验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佩戴VR眼镜后,便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宛如穿越到开化寺大雄宝殿内,身临其境地观赏到开化寺壁画的精妙细节。
 

 

VR体验

虚拟再现大雄宝殿梁架上的彩绘古钱纹、海石榴、龙牙惠草等纹样,与宋《营造法式》中的彩画作纹样极为一致。
 
展览日期:4月6日~20日
展览地点: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撰文:竹子
摄影:任超
供图:高平市委宣传部
国家地理中文网原创
發佈者: harry1211

最新評論

查看: 863 | 評論: 0
最热专题
走进未来越南:“全景智慧城市”变聪明,寺庙也“数字觉醒”了 ...
走进未来越南:“全景
在数字化平台与智慧城市背景下,共话佛教的当代表达,
【佛图观】AI佛陀降临全球最大潮流盛事「ComplexCon」:科技越先进,信仰越虚无? ...
【佛图观】AI佛陀降临
近日,全球最大的流行文化嘉年華 ComplexCon 再度登陸
薯片盒、扫地机器人、全息小家电,竟然是骨灰盒?这种纪念好治愈 ...
薯片盒、扫地机器人、
如何处理自己的遗骸,实质上是一个如何面对死亡的问题
【佛图观】初中生研发AI模型与已故亲人「对话」,未来的生死观正在被重塑? ...
【佛图观】初中生研发
近日,来自香港的4名初中生研发的AI语音与影片模型「S
【佛图观】不丹「正念之城」加密经济战略成全球首例!迈向世界区块链枢纽,探索“幸福 ...
【佛图观】不丹「正念
近日,不丹向各界宣布将比特币(BTC)、以太币(ETH)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AI助手

GMT+8, 2025-4-27 07:07 , Processed in 0.97619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