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3 10:34 | 發佈者: harry1211
“一念·敦煌写经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盛大开幕,四卷出自于敦煌藏经洞的唐代写经长卷首次在中国震撼展出!它们是国之密宝,却在国家贫弱之时,被带往异国他乡,辗转几手,颠沛流离。如今,这四卷满载岁月流离的敦煌写经终于解开尘封,惊艳亮相! 作为20世纪中国学术史四大发现之一的敦煌遗书,具有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集中体现了唐代书法艺术巅峰,对后世影响巨大。苏东坡、赵孟俯等艺术巨匠都曾得真传于唐人笔法,写经体成为流传至今的艺术经典,直到今天书法家们仍以此为典范。 珍贵的敦煌写经 此次展览的四卷经书此次经过激烈的竞拍所得,涵盖隋唐早期至晚唐,并于2018年5月17日被北京市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文物。“国家一级文物”对于写经类的品评有严格规定,不仅要求宋代以前、有明确作者或纪年,还要兼具极高的书法造诣。到宋代时,写经已经被刻本取代,已不见隋唐写经中书法原始之美。 展出的四卷敦煌写经中,有一卷来自于日本著名汉学家滨田德海旧藏。1924年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政治学科毕业后,滨田德海进入日本大藏省,历经银行局、专卖局和主税局,后升至事务官,并曾以兴亚院专家身份长期在华供职。他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北京、天津等地疯狂探寻敦煌遗书,收获颇丰。其收藏大部分来源于著名藏书家李盛铎,李氏所藏敦煌遗书多从京师图书馆监守自盗。在那个动荡的岁月中,国之密宝被私人窃取,令人心痛。 展出的敦煌写经 这部分重要的“滨田珍藏”在其辞世后,经日本第37回国会议院运营委员会图书馆运营小委员会于1960年12月13日进行审议,一部分以国库预算由国会图书馆购藏,余下遗珍一直由其后代秘藏。此卷《金刚经》由此流出,历经颠沛流离,终于百年后回到故乡。 展出的敦煌写经 另一卷唐代写经在清末的兵荒马乱中被偷带至日本,后几经辗转流落于伦敦,被世界上最重要的私人手稿博物馆视为镇馆之宝,并作为私人手中最古老、完整的中国手稿珍藏大半个世纪,终在中国强盛崛起之时,回到祖国怀抱。 还有一卷《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三卷合一,在一卷上整体体现了初唐、盛唐和晚唐写经,可以看到佛教在唐代的盛衰,弥足珍贵。 展出的敦煌写经 这四卷珍贵写经的首次露面选择在关山月美术馆,亦源于关老和敦煌的一段缘分。1943年,关山月赴敦煌临摹壁画,在幽暗的洞窟中他看到的是古代文明瑰宝的熠熠生辉。在艰辛的条件下,关山月成功临摹了80幅珍贵的壁画。“我在黑暗的洞窟里,眼睛看到的是光明”这是关山月先生在敦煌的慨叹。75年后,四卷罕见敦煌遗书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大师关山月和敦煌艺术的联系再一次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展览现场 策展人紫荷、樊晓光在开幕当天说:当在国外第一眼看到这些写经,便深刻地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那些写经的美震撼而厚重,透过它们,似乎可以看到千余年前那些写经人的虔诚。因此,他们希望这些敦煌写经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和研究。 据悉,此次四件一级文物唐代写经长卷在深圳展出,盛况空前。考虑到这四卷经书已历经千年,为了尽最大可能保护它们,展期持续至本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