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16:30 | 發佈者: 闻音
2025年10月2日,世界冥想联盟 (World Meditation League, WML) 与瑞士量化冥想先驱 All Here 于东京八芳园成功举办日本首届「东京量化冥想挑战赛」,标志着冥想新纪元的来临。 ![]() ![]() 这场史无前例的盛事,通过尖端神经科学,将冥想从个人内省升华为一项可量化、可观测的竞技项目。 观众首次实时见证冥想的内在过程——参赛者的大脑活动、专注力、自我觉察及内心宁静,均以量化数据呈现于荧幕之上。 ![]()
下午的活动由世界顶尖建筑师隈研吾的演讲揭开帷幕,他为 All Here 开发的沉浸式冥想XR 平台—— Zenbu Koko 正式揭幕。 ![]() 「长久以来,我一直希望能将建筑、空无与自然无缝结合,」 隈研吾分享道,「当我得悉 Erkin Bek 透过冥想与科学抱持着相同愿景时,其理念深深启发了我,这亦成为我参与设计『冥想舱』的契机——这是我首个运用XR技术的建筑作品。」 由木粒子建构的 Zenbu Koko 完美体现了此愿景—— 旅程始于第一部分,将自我意识与地球的自然环境连结;再于第二部分过渡至穹苍星际体验;最终在第三部分升华至外太空,继而探索银河中心与宇宙洪荒。 ![]() 这些粒子最初建构出空间感,随后与身体感官一同消融,最终引导自我意识与宇宙的空寂融为一体。 ![]() 过程中更融入多种创新体验,例如自我专注视角 (SAP)、触觉反馈装置,以及各种尖端的现代XR技术。平台内容广泛融合了东方冥想传统的智慧及基础神经科学知识。 ![]() 隈研吾亦透露了与 All Here 的另一项瞩目合作——他在印度的首个建筑项目:一座采用当地天然物料、与喜马拉雅山环境自然融合的顶尖冥想静修与研究中心。
全晚焦点落在「东京量化冥想挑战赛」——一场以科学为本的现场实证展演,将内在的宁静转化为可测量的成就。 ![]() 透过 All Here 的「量化冥想系统仪表板」,结合先进的脑部造影及动态神经影像技术,每位参与者的冥想状态均透过以下指标,被实时视觉化和量化: 1.专注与正念指数 (CMI) 测量专注力与自我觉察的水平,同时减少对过去与未来的思绪游走。 2.宁静心灵指数(SMI) 呈现进入「心灵宁静」的过程,一种内在持续宁静且澄明的状态。 3.QM3™ – 冥想之巅 旨在捕捉内心最深邃稳定的三分钟宁静状态,标志着该次冥想的巅峰时刻,以及维持该状态的卓越能力。 ![]() 赛事评述团由英日著名体育评述员 Rob Walker、Alex Hatton、创办人 Erkin Bek,以及 All Here 首席神经科学总监 Christoph Michel 教授组成,成功将神经科学、科技与冥想共冶一炉,营造出媲美顶级体育赛事的炽热氛围。 ![]() 创办人 Erkin Bek 解释道:「宁静,在历史上首次成为一项可测量的成就。随之而来,冥想,这门探索思想与空无内在动态的修练,其意义已超越个人练习——它蜕变为一项可量化的成就。我们可以测量、训练,并将其提升为一项全球性的挑战。」 ![]() 最终,Tsurumori 女士以最高 QM3™ 分数脱颖而出。「近二十年前,我因病与冥想结缘,自此坚持每天练习,」她分享道,「假如您在生活中感到压力和焦虑,我诚心希望冥想能为您带来内心的平静,就如它为我所带来的一样。」 ![]() ![]()
赛后,神经科学家、《Ikigai 之书》(The Little Book of Ikigai) 作者茂木健一郎教授,发表了题为「以量化冥想寻找你的 Ikigai」的主题演讲。 ![]() 「传统冥想与最新科技的结合,为我们开创了无限可能。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当 AI 不断生成海量数据,回归我们的内在宇宙显得尤为重要。科技辅助冥想,正能帮助我们重新发现自己的ikigai (生存价值)。」 ![]()
活动尾声由 Zen 2.0 及鎌仓正念实验室的 Mikio Shishido 发表「正念城市」的主题演讲。 「随着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人类的感性与内在觉知将越发重要,」他说道,「对开拓我们的内在世界而言,冥想将继续有无可取代的价值。」 ![]() 他强调,作为日本禅宗发源地的鎌仓,是构建正念城市及连结社区的理想地点:「它体现了禅宗文化与冥想社群密不可分的关系。」 ![]() ![]() 此次活动清晰地传达了一个讯息:冥想已迈入现代纪元——变得真实、可量化,并成为一项启迪人心的卓越人类追求。这次活动标志着将冥想确立为一项备受社会认可的竞技项目的第一步。 All Here 与世界冥想联盟,联同全球杰出的合作伙伴、科学家、协作者、冥想领袖及修行者,正式发起一场「以科技激发冥想」的新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