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物考古專家在北庭西大寺101附殿考古時發現,附殿東牆上一幅殘存壁畫的內容為漢民俗雜耍,這是北庭西大寺首次發現的漢民俗雜耍圖壁畫。 這幅漢民俗雜耍圖壁畫殘存高60釐米,寬40釐米,龍頭,龍身,龍爪和雜耍杆清楚可見,旁邊還有一顆枝葉茂盛的菩提樹。據專家介紹,根據壁畫比例這幅圖的人物肖像還在下面約15釐米高度,按照圖的內涵結構,這幅圖很可能是民俗文化繪制了一個組圖。目前,其它都脫落了,只留下漢民俗雜耍殘存。 考古專家指出,出現這樣的壁畫圖,是當時人們將現實中的世俗文化即民俗文化與佛教文化藝術相融合的結果。這是當時人們對生活的一種向往,對藝術一種追求的大膽創新。 北庭西大寺是高昌回鶻王國皇家寺院遺址,專供王室成員供養佛像之用。宋朝初期,寺院興盛。宋使王延德曾親臨“游樂於其間”。1275年,高昌王東遷時,日趨衰落,十四世紀時,毀於伊斯蘭教的聖戰。1988年,西大寺連同北庭都護府遺址一同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受到妥善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