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农历六月初六)八大处将把藏经楼内1800卷经书全部搬到二处的灵光寺院内集体亮相,这也是千百年来首次对市民开放的首次晒经。 农历六月初六,是佛教传统的“晒经节”,亦称“翻经节”。传说玄奘西天取经时,于六月初六不慎将经书落入水中,捞起后将经书散于石上晒干,才使经书得以完好带回。后来寺庵僧尼集信众,便每逢六月初六把收藏的经卷拿出来翻晒一遍以利经卷保存。据说这天正是六月六,后来寺庙就把这一天定为”晒经日”。后来寺庵僧尼集信众,于每年六月初六把收藏的经卷拿出来翻晒,以利经卷保存。 现位于首钢厂区内的北京石景山原名湿经山,在玄奘前,南北朝时期大和尚昙无竭曾取经西域,归后经书落于漯河(今永定河),取出后晒经于河边山坡,后名为湿经山,现石景山上还有当年的晒经台。 今年举办晒经活动为期三天,晒经将按照佛教传统“晒经节”仪轨,将六处香界寺的经书丶经版迎请至佛牙塔下。来自全国各地的18位高僧身披袈裟,与灵光寺的僧人与信士共同进行晒经活动。着名书画家丶香道师丶茶道师在佛牙塔下摆开阵势,为晒经大法事助兴。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参与晒经丶诵经丶抄经和印经。与此同时,还可以得到僧人们赠送的祈福小礼品。 藏经楼现在经书1800卷,大部分来自首图的影印本,还有一部分是各地寺庙大和尚赠送了老经卷。其中价值最高的一部经书是《翠微三要》,这部经书是香界寺第二代方丈心兴在七处的宝珠洞内写成。经分三卷,详细描写了北京西山的风土人情。记述了清道光年西山寺庙云集,香火隆盛的景象。这部经书是藏经楼内现存最早的一部,已成为镇楼之宝。藏经楼内还有一部经书也很珍贵,即是去年由京西戒台寺妙有大和尚在晒经期间所赠。这部经书完整地记述了罗汉的来历和数最的演变过程。据经书中记载,唐代前,只有16罗汉之说,慢慢地才演变成18罗汉和500罗汉。 与此同时,晒经节期间,经过一周多的修复,二处的百年金鱼池和龙泉庵附近的水谷流泉也将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