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5-13 16:06 | 原作者: 孙小
6月6日到7日,威爾士國家歌劇團的新劇《瓦格納之夢》將在威爾士千禧年藝術中心進行首演。 《瓦格納之夢》是已故英國作曲家喬納森·哈維晚年的作品,劇本的內容是關於瓦格納臨終時對於自己一出未竟佛教劇作的傷感以及夢到與佛陀及其弟子對話的場景。哈維的作品是用英語寫成,但即將上演的這出歌劇中既有瓦格納時代使用的德語,也有佛陀時代人物巴利語的對話。雖然沒有任何史料記載佛陀時代使用的語言,通常巴利語被認為是最接近當時的語言。該歌劇的導演大衛·龐特尼認為,劇中人物使用屬於各自時空的語言產生的文化碰撞比使用同一種第三方語言會更有衝擊力。 牛津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的理查德·岡布裡奇教授翻譯了劇中巴利語的部份,他戲稱此項工作是一個有趣的挑戰,他對原著中一些佛陀時代不存在的名詞如做了修改,同時加入了一些原始時代佛陀的教誨。 ps:威廉•理查•瓦格納(德語: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年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德國作曲家。他是德國歌劇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札特、貝多芬的歌劇傳統,後面開啟了後浪漫主義歌劇作曲潮流,理查•施特勞斯緊隨其後。同時,因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複雜性,成為歐洲音樂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瓦格納的音樂手法與劇場觀念,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的各種藝術。尤其是電影藝術受到瓦格納的啟發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