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9-16 14:04 | 原作者: 佛圖網官方
2013年9月14日至12月8日臺灣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光照大千——絲綢之路的佛教藝術”特展,來自陝西、新疆、甘肅16家文博單位的131件珍貴文物將反映佛教西來東漸的歷史進程。大陸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於展覽開幕次日前往該館參與學術討論。 此次展覽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策劃,中華文物交流協會與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共同承辦。自2011年起,中華文物交流協會與臺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規劃了五年文物展覽交流專案,主要以佛教的傳入、傳播及本土化發展為線索展現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佛教文化的特點。此次特展是此項目的第二個展覽。 據瞭解,此次展覽沿著絲綢之路,自西向東,從天山南北到河西走廊,再到關隴地區,大大小小的石窟寺彌山跨穀,星羅棋佈,惟妙惟肖地展現了內涵豐富的絲綢之路文化。本展覽將從新疆、甘肅、陝西重點選取絲綢之路沿線遺存的佛造像、造像塔、造像碑、經書、法器、壁畫及壁畫臨本等約71件組,展現佛教沿著絲綢之路傳播與發展及其在不同歷史階段的表現形式、特徵等。 展覽分為“菩提東來”“梵跡流光”“佛光普照”三部分,分別展出來自西元前1世紀西域古國寺院和石窟寺遺址、西漢時期河西走廊、隋唐時期絲路沿線的佛教藝術珍品。這些展品選自陝西、新疆、甘肅的16家文博單位,有來自尼雅遺跡、麥積山石窟、法門寺地宮等世界文化遺產和著名遺址的文物。這些漢唐時期絲綢之路的遺珍,展現了佛教傳入中國以及本土化的進程和佛教考古的最新成果。 展覽共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菩提西來——西域古國寺院、石窟寺遺址,展出的是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多家文博機構選取的佛教壁畫、造像、經書等珍貴文物;梵跡流光——河西走廊古代佛教文物,展出選自甘肅省博物館、敦煌研究院等地的佛造像、石塔、經書、舍利棺等精美展品;佛光普照——大一統時期的佛教藝術瑰寶,選取的來自絲綢之路重要遺址出土的佛造像、法器、經卷等展品,見證了佛教在中國發展的歷史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