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7 10:02 | 原作者: 闻音
![]()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佛學教授羅伯特•巴斯韋爾(Robert E. Buswell Jr。)與密歇根大學佛學和藏學教授唐納德•洛佩茲(Donald S. Lopez Jr。)共同編纂的《普林斯頓佛教詞典》(The Princeton Dictionary of Buddhism)已於2013年12月11日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該詞典是迄今為止最全面、權威的英文佛教詞典之一,並收錄了佛教經典著作。
巴斯韋爾介紹說:“此前出版的佛教詞典只集中收錄一種或兩種語言和術語,而我們的詞典收錄了梵語、巴厘語、漢語、日語和韓語中最重要的佛教術語、概念、文本、作者、神靈、學校、寺院和地點詞條,同時選擇性收錄了泰語、緬甸語、越南語、老撾語、柬埔寨語、僧伽羅語、尼瓦爾語、蒙古語中重要的佛教術語和詞條。”
《普林斯頓佛教詞典》共有1304頁,總計收錄超過5000個百科條目,讀者不僅能讀到術語的釋義,還能找到某一術語在多種語言和佛教傳說中的相關或對等術語。巴斯韋爾說:“得益於這本詞典詳盡的交叉引用網,讀者能夠看到佛教中那些富有啟發性的本源概念在跨越文化邊界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該詞典還包括了佛教重要歷史時期的編年史以及佛教從西元前6世紀直至21世紀的發展時間線。詞典內含8張地圖,展示了佛教“大千世界”的疆域和信仰佛教的地區,以及分佈於印度、中國、日本、韓國的主要佛教城市、寺院、聖地和朝聖路線。
該詞典的兩位主編均是長期從事佛教研究的學者。兩人的學術背景也配合得很好:巴斯韋爾專于東亞佛教研究,特別是韓國禪宗,洛佩茲則是藏傳佛教研究領域的權威。
該詞典的編纂過程長達20年,經歷了5次審稿,兩位主編表示,推動他們克服種種困難完成這項成果的最大動力是希望從全球視野展現佛教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傳統。巴斯韋爾向記者介紹,很多現代的佛教研究者總是傾向于誇大佛教某一種傳統,但其實佛教的深度、廣度和豐富程度不是某一流派或地域就能體現的。讀者可以從詞典中發現,某一個非常基礎的佛教詞語,例如“karma”(業,因果報應),是如何在不同地域有著不同解釋和發展的。另外,巴斯韋爾也承認,西方對佛教有一種誤讀,即多把它看作一種生活方式和哲理,而沒有當作宗教看待。通過閱讀該詞典,讀者會發現佛教豐富的宗教知識和文化,瞭解其極具宗教色彩的文學作品、藝術作品和建築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