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30 09:58 | 原作者: 闻音
5月26日,雲門獎助二○一三年「流浪者計畫」的12位得主,齊聚一堂,分享流浪旅程的收獲。60天單槍匹馬的「貧窮旅程」,對流浪者們都是充滿未知的挑戰,從土耳其的貧民窟、中國貴州的生命樹,泰國的大象,到印度的圖騰,現場的朋友彷彿也跟著他們走了一趟亞洲心路之旅。
林懷民表示「總能給我很多的刺激,世界不只是我們看到的這樣子」。流浪者計畫鎖定亞洲,鼓勵年輕人對亞洲有更深入的認識,尤其我們身邊有越來越多來自亞洲的新住民朋友,也看見近來越南的騷動事件,更覺得我們需要對鄰近的同伴付出更多關心與了解。
赴印度探索henna圖騰的余德恩,在流浪過程當中得知母親罹癌,正猶豫中斷計畫返台時,母親來電鼓勵他繼續完成流浪,實踐自己的願望。
多次參與蔡明亮電影製作的林君昵,馬來西亞的多種族文化生活歷史,及他們對「家」與「土地」的認同及態度,引起她的好奇與關注。蕭淑憶是獨立電影策展人。原本想去緬甸觀察當地女性藝術工作者,最後卻花了最多時間和孤兒院的孩童相處。
「流浪者計畫」的流浪者們,持續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下繼續耕耘。謝旺霖流浪西藏寫作的「轉山」已成為兩岸三地暢銷書,由中國導演杜家毅改編成電影,獲東京電影節競賽單元最佳藝術貢獻獎。剪紙藝術家吳耿禎作品受邀至倫敦、法國展出,捷運信義線安和站也收藏了他的作品「水城台北」。阮金紅拍攝的台灣新移民女性紀錄片「失婚紀」,獲2013南方影展南方新人獎。赴瀘沽湖流浪的拉卡.巫茂,沉潛五年後,去年發行以瀘沽湖為主題的專輯「流浪的歌」。王榆鈞與「時間樂團」即將在六月份發行首張專輯「頹圮花園」,以聲音穿透生活的喧騰惶惑、凝視生命的本質。楊蕙慈發起的「廣西蓋校舍行動」有11名流浪者協助,姚尚德將在今年暑假帶領廣西瑤族小朋友進行默劇流浪,一路探險到麗江。
2015年「流浪者計畫」,即日起開放徵件,於雲門網站線上申請,申請日期至7月15日截止。歡迎45歲以下,熱愛文學、音樂、表演藝術、影像、美術創作,或有志從事公共服務、城鄉發展、人道關懷、文史工作等社會工作者提出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