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22 13:56 | 原作者: 闻音
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文物局工作人員在位於阿克蘇境內的喀拉玉兒滾山山谷中發現了5座佛教石窟,石窟群距今1000多年。
阿克蘇文物局19日稱,近日發現的5座石窟大都沿懸崖峭壁的半山腰和山頂部而建,規模大小不一,每個石窟牆壁上,人工開鑿的痕跡清晰可見,一洞窟頂部有紅色蓮花圖案。
據瞭解,石窟規格高2米至2.5米,大的石窟面積有20多平方米,小的有10餘平方米。5座石窟中有一座已被山土掩埋,三座石窟內壁畫遭到不同程度破壞,一座石窟內壁畫保存相對完整。石窟壁畫內容都是以蓮花為主。石窟的正面,設有佛龕擺放處。
阿克蘇文物專家表示,新發現的5座石窟開鑿年代為北宋至唐代,這給新疆歷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依據。
據悉,阿克蘇擁有中國開鑿時間最早、窟群石鑿規模最大、位置最西的中國第一窟—克孜爾石窟等龜茲石窟群,據歷史學家考證,它的開鑿歷史比敦煌莫高窟早300年。它是印度佛教文化向中原傳播的第一站,是研究絲綢之路和東西方社會經濟文化交流的珍貴形象資料,被西方史學界稱“西域的盧浮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