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佛圖網 首頁 新聞專題 焦點新聞 查看內容

「江南第一大佛」修繕即將圓滿,石彌勒像有望4月面世

2023-2-22 14:14 | 發佈者: 闻音

(圖:中國新聞網)

自2021年4月起,素有「江南第一大佛」之稱的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紹興新昌大佛寺石彌勒像,迎來三十年來首次大修。經過一年多的修繕,目前已進入罩金階段,有望於今年4月向公眾開放。


石彌勒像位於「千年古剎」新昌大佛寺,於公元516年建成,至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


眼下,石彌勒佛像完成修復、清理、貼金等過程,步入罩金階段。修繕工程負責人丁建平告訴記者,「罩金層能對金箔表面起到保護作用,生漆特有的透色也符合大佛之前的色澤。」


据了解,石彌勒像上一次修繕是在1991年。由於石彌勒像依山而建,洞窟內環境比較潮濕,佛像身上容易產生冷凝水,水和灰塵結合後會對其產生一定的腐蝕。


三十年過去,石彌勒像身上留下了不少「歲月的痕跡」,比如肩部和手臂出現多處裂縫、底部積水,局部表面起皮、空鼓、剝落,修繕工程刻不容緩。


據悉,2019年當地政府攜手設計單位著手編制修繕方案,2021年1月中國國家文物局審批通過該方案。經過前期勘探、表面清理、搭架等步驟後,整個修繕工程便從修復石彌勒像的髮髻開始。


無疑,「大修」遇到不少難題,尤其是對溫度和濕度的把握控制。


「用生漆修復佛像表層時,傳統生漆工藝對溫度和濕度要求較高,而佛像高達16.05米,所處洞窟上下溫差較大。」丁建平坦言,特別是冬天氣溫低,為了保障施工進度和修繕質量,施工方採用了分層加溫方式,以控制整體溫度和濕度。


丁建平受訪時還提及,「文物安全第一」始終是修繕過程中遵循的原則,「修繕工作嚴格按照國家保護文物的修繕要求進行,對損壞、開裂處均採用原工藝和原材料進行修復。」

發佈者: 闻音
2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最新評論

查看: 593 | 評論: 0
最热专题
五部适合一个人看的「太空电影」,让你在宇宙寂静中找回自己 ...
五部适合一个人看的「
电影《星际效应》里曾说过:「我们以前常仰望天空,思
【佛图观】全球百万古籍投喂AI:古籍×AI不是技术命题,而是文明选择题 ... ... ...
【佛图观】全球百万古
在算法飞驰的时代,真正的挑战或许不在于AI能否识字,
打卡世界宗教博物馆,走进全球宗教建筑奇观
打卡世界宗教博物馆,
每年的5月18日,是全球博物馆人的节日。国际博物馆日
2025年第二十届联合国卫塞节泰国主题活动举行,网龙十年打造数字佛教国际样本 ...
2025年第二十届联合国
十年来,网龙网络公司宗教事业部的数字化展览不断迭代
2025年联合国卫塞节盛大来袭,佛图网邀你越南“朝圣+旅行”双重体验! ... ...
2025年联合国卫塞节盛
佛图网作为唯一连续二十多年受邀参加联合国卫塞节的华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AI助手

GMT+8, 2025-7-6 02:55 , Processed in 0.06202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