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佛圖網 首頁 新聞專題 焦點新聞 查看內容

中國如何保護佛教文物?重慶展覽「制器為先-文物保護技術裝備應用展」揭秘 ...

2023-10-12 18:25 | 發佈者: 闻音

(圖:中國新聞網影片)

10月11日,「制器為先-文物保護技術裝備應用展」在重慶的「國家文物保護裝備產業基地」展出,眾多文物保護「黑科技」讓人眼前一亮 。

《中國新聞網》報道,這是中國首次以「文物保護技術設備」為主題的大型展覽,匯集了來自各省科研院所、大學、高等技術企業的六十四件(套)文物保護裝備。 展覽透過考古遺址、石窟寺、古建築以及展廳、庫房、修復室、實驗室等十九個典型應用場景,展現近年來中國文物保護的新技術及產品。

工作人員在展廳演示狹小空間文物壁畫監測裝置。(圖:新華網)

展覽透過考古現場、石窟寺、博物館等場景,以及多媒體互動展櫃、數位藝術空間、數位藏經洞、超時空參與式博物館等陳列形式,將展覽內容變得更為生動形象,增加趣味性,為觀眾帶來全新的體驗。

觀眾在展廳參觀智慧移動式電子束輻照滅菌裝置(圖:新華網)
觀眾在展廳參觀文物精密修復設備(圖:新華網)
工作人員在演示多功能文物保護移動實驗平台。(圖:新華網)

文物在地下長期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出土後周圍環境發生巨變,若保護不及時,會為文物帶來許多傷害,如彩繪變色、有機物碳化等。密閉的「考古發掘艙」嚴格控制溫濕度,避免外界塵土、細菌等污染因素的干擾,給予文物及時的現場保護。發掘艙旁還設有緊急文物保護實驗室及臨時倉庫,以進一步保護文物。

文物提取也是一個難題。 考古人員會先將文物密切接觸的土壤、沾黏物取樣,檢測分析其酸鹼度、可溶鹽、含水率等,為文物後續保存提供參考依據。 為確保大型青銅器提取時不受損,也會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與器型完美貼合的矽膠保護套。

近年,中國用電腦儲存佛教石窟藝術影像,並與各國研究所合作,修復敦煌壁畫和塑像。現時敦煌石窟的壁畫、彩塑等文物,已匯集成電子檔案,讓世界各地的人士,乃至下一代,都能觀賞到敦煌千年以來的佛教藝術。


發佈者: 闻音
1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最新評論

查看: 146 | 評論: 0
最热专题
【佛图观】喜茶最“无语”联名:喝了这一杯,再也不无语
【佛图观】喜茶最“无
喜茶联名的就是那位最近爆火的“无语菩萨”,所以连口
「头号玩家」Rokid:你我皆星尘 诸相皆非相
「头号玩家」Rokid:
AR某种程度上打开了空间交互的大门,让我们从手机、计
罕见的流浪神仙收容所:被遗落在砂岩巨石中的“众神”
罕见的流浪神仙收容所
虽然他们身处偏远,但每一块石头似乎都有灵性,散发着
【佛图观】多样咖啡殡仪馆,你想去看看吗?
【佛图观】多样咖啡殡
咖啡殡仪馆的出现,就是将承载不同功能的空间为生与死
世界上第一个机器僧,和他的“子子孙孙”
世界上第一个机器僧,
全世界第一个出家的机器人,在500年前就诞生了。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GMT+8, 2023-12-9 09:49 , Processed in 0.07615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