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佛圖網 首頁 新聞專題 焦點新聞 查看內容

当代影像 × 数字科技让“诸神与众生”同框,百余件影像探索灵性世界! ...

2025-3-5 17:43 | 發佈者: 闻音

近日,台湾揭幕了全新展览《诸神与众生》,透过16位当代影像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涵盖了从神圣象征到日常信仰实践的各种面向,以摄影镜头与数字科技交织出信仰的多元样貌,探索生命与文化的紧密联系,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终极追寻



策展人邱国峻强调,信仰不仅存在于具体的场所或形式中,而是在每个人内心深处。他希望通过影像的力量让无形的信仰显现,促使观众与作品进行更深层的对话。


  • 李小镜与罗禾淋:信仰的象征与虚拟世界


李小镜的《108众生像》根据佛教的「六道轮回」创作108幅面部特写,并结合钟声的回响,将信仰的反思与祝福传递给观众。


罗禾淋则以《数位佛陀》探讨虚拟与现实的关系,通过数位技术创作虚拟佛像,向白南准的《电视佛陀》致敬。



  • 陈永贤:对极乐的渴望与内心的平静


陈永贤的《彼岸》以佛教哲理为灵感,表达了众生对极乐净土的渴望。作品中,漂浮的头颅与自然元素的结合,象征着对解脱与内心平静的追求,并呼应佛教教义中「凡所有相皆虚妄」的思想。



  • 陈逸宏与陈伯义:微观视角与时间流动


陈逸宏使用移轴镜拍摄,将庙会场景缩小为微缩景观,表现朝圣活动中的渺小与敬畏。这种微观视角让人感受到人类在浩瀚宇宙面前的微不足道。


陈伯义则运用黑白影像及时间重叠(重复曝光)技法,捕捉庙会的时间流动感,表现庙宇的稳定与人群活动的变化,让观众思考时间与空间对信仰的影响。



  • 蔡文祥与瓦历斯·拉拜:信仰与文化的交织


蔡文祥的《回声之境》系列深入探讨信仰在人类文化与心理学中的角色。他通过捕捉光影瞬间与情感表达,呈现现代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瓦历斯·拉拜(吴鼎武)则以数位影像艺术创作,探讨原住民文化。他的《低声细语的树生群像》融合赛德克族的树生神话,并运用投影技术呈现立体效果,将人性、纯洁与自然回归的关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 颜鹏峻与彭一航:哲学与影像的结合


颜鹏峻的作品则融合超现实与哲学思考,探索生死、虚实界限以及人类存在的无常与轮回。在《After World》系列中,他以荒芜城市景观为背景,构建异次元空间,表达人类存在的无常与轮回迷思。


彭一航挑战纪实摄影的界限,通过长时间曝光与光绘画创造幻像,将台湾庶民视觉文化中的鬼神信仰呈现出来。



  • 冯君蓝的《草芥》:探讨人类的卑微与慈悲


冯君蓝在座谈会中分享了他的创作理念,他认为无论信仰如何,人类应该尊重大自然、爱护他人,并以善意对待万物。在他的作品《草芥》中,冯君蓝引用了法国思想家巴斯卡在《沉思录》中的名句:「人的渺小卑微,虽然像风中的芦苇,但却是一枝会思考的芦苇。」透过这个简单的场景,他表达了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脆弱,并探索生命中的慈爱与怜悯。


《诸神与众生》展览成功呈现了信仰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邀请观众从不同视角与情感层面深入理解信仰的价值与意涵。这些作品不仅探索信仰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观,也开启了一场关于信仰与自我的对话。此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场对生命与内心的深刻反思。

發佈者: 闻音
1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最新評論

查看: 218 | 評論: 0
最热专题
【佛图观】全面解读不丹「正念之城」:从「自然优先」到加密战略,用20年打造「数字正 ...
【佛图观】全面解读不
「格勒普正念之城」正在向世界展示传统与创新融合的无
五部适合一个人看的「太空电影」,让你在宇宙寂静中找回自己 ...
五部适合一个人看的「
电影《星际效应》里曾说过:「我们以前常仰望天空,思
【佛图观】全球百万古籍投喂AI:古籍×AI不是技术命题,而是文明选择题 ... ... ...
【佛图观】全球百万古
在算法飞驰的时代,真正的挑战或许不在于AI能否识字,
打卡世界宗教博物馆,走进全球宗教建筑奇观
打卡世界宗教博物馆,
每年的5月18日,是全球博物馆人的节日。国际博物馆日
2025年第二十届联合国卫塞节泰国主题活动举行,网龙十年打造数字佛教国际样本 ...
2025年第二十届联合国
十年来,网龙网络公司宗教事业部的数字化展览不断迭代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AI助手

GMT+8, 2025-7-16 12:06 , Processed in 0.05797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