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教神山留勝跡:固原須彌山石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上趣 發表於 2023-4-12 10:11:52 |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上趣 於 2023-4-12 10:13 編輯

       在佛教的觀念中,世界的數量是數不清的,就像印度恒河裡的沙粒一樣。在每一個小世界裡,都有一位起主宰作用的佛,而每一個小世界又都是以須彌山為中心。須彌山是古代神話裡的名山,以後就成為了佛教世界的中心神山。相傳這座山高八萬四千由旬(印度古代計裡數的單位),山頂上住著帝釋天,四面的山腰處分別為四天王天,四周圍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鐵圍山所圍繞的鹹海,鹹海的四周有四大部洲,而中國在佛教世界中所處的地域,屬於南瞻部洲。

  寧夏南部的固原地區,遍佈著黃土山脈和丘陵。就在固原縣城西北55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六盤山的支脈,裸露著紅色砂岩體,叢生著生命象徵的綠色植物。它的南面有寺河流過,無疑給荒涼廣漠的黃土地帶注入了一點靈氣,仿佛人間的仙境一般。這座山恰恰又起了一個佛教中神聖的名字——須彌山,經過歷朝歷代佛教徒們的祈願與營造,這裡已經成為寧夏南部最重要的佛教勝地了。

圖1: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外景

  須彌山南北長1800米,東西寬700米,有132所石窟分散開鑿在山麓的東南向崖面上,從南向北可以分為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松樹窪、三個窯、黑石溝等八個區域,創于北魏,興盛于北周和唐代,直到明代,仍然有石窟開鑿活動(圖1)。從北魏末年開始,這一地區稱作原州,明代才改成了今天這樣的地名——固原。它是絲綢之路東段北道上的一個重鎮,對於中原王朝經營西北地方有著舉足輕重的軍事地位。須彌山也有著良好的自然條件,紅色的岩體也適合開窟造像,給古代僧侶們的修行,為善男信女們的祈禱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為我們今天造就了一批佛教藝術瑰寶。

北朝石窟
  在子孫宮區的崖面上,第14、24、32窟都是方形平面的中心塔柱窟,這裡的塔柱更像方形平面的樓閣式寶塔,少的有三層,多的可達七層,在塔柱體的每層四面都開龕造像(圖2)。有的窟在窟室內的壁面也開龕造像。這三所洞窟的造像中,有交腳坐的彌勒菩薩,有單獨的坐佛或立佛,而中心塔柱四面的大多數龕內造的是一佛二菩薩,即形體相對高大的坐佛像和侍立于兩邊的菩薩像。第24窟中心柱頂層四龕的造像內容比較特殊,後龕刻的是乘象入胎,東龕是逾城出家,正龕是悉達多太子思維像,西龕雕著一尊立佛,手持一物,可能是釋釋迦牟尼托缽起程,遊化說法的情景。可以看出,這四龕的雕刻表現的是釋迦牟尼一生中的四個重要故事內容,是須彌山石窟中唯一的一處佛傳故事雕刻。三窟中的佛教人物形象都是面型清瘦、身材修長,屬於北魏晚期的時代風格,而在有的佛像寬大服裝的表面刻著排列密集的衣紋線,則又是北魏時期流行於西北地方的地方雕刻藝術特色了。

圖2:須彌山石窟北魏第24窟中心塔柱

  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固原縣發掘了北周的原州刺史李賢墓,出土了波斯薩珊王朝的鎏金銀壺和陶俑、壁畫等大量的北周珍貴文物,曾經在文物考古學界引起了一個熱門話題。這位李賢和西魏、北周的統治者宇文氏家族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北周政權的奠基人宇文泰還曾經將兩個年幼的兒子寄居在李賢家達6年之久,周武帝宇文邕西巡到原州時,曾親自駕臨李賢的宅第。用李賢這樣地位顯要的人物經營原州,足見這裡已被北周統治集團看作是軍事重鎮和後方基地了。而這段時期開鑿的石窟寺,也以可觀的數量,宏大的規模,精湛的技藝在須彌山石窟群中佔有突出的地位。

圖3:須彌山石窟北周第45窟中心柱正面

  須彌山的北周洞窟主要分佈在圓光寺和相國寺區,第45、46、48、51、67、70等窟是其中的代表作。這些北周石窟仍然是方形平面的中心柱窟形式,與北魏時期所不同的是,中心方柱的每面只開出一個大龕,龕內雕造了大型的佛與菩薩像。佛像頭頂的肉髻低平,面相方圓,雙肩寬厚,完全擺脫了北魏清瘦的樣子,形成了北周特有的厚重敦實的造型風格。第45、46兩窟左右毗鄰,是須彌山保存造像最多,雕刻內容最為豐富的石窟(圖3)。第45窟稍大一些,在中心柱的四面和窟室四壁共有15所佛龕,大部分雕的是一佛二菩薩像,但西壁南龕的主尊是倚坐著的彌勒菩薩像。所以,這裡面可能有表現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的題材。它們的形體都比較高大,身高在1.8至2.5米之間,菩薩的身體表面有華麗的裝飾。但由於後代佛教徒所作的重妝,很多已看不到原有的風采了。這兩所石窟都有佈滿壁面的浮雕裝飾,其中第45窟的頂部四坡面都以陪襯著忍冬葉的香爐為中心,兩旁是一對相向舞動的伎樂飛天,手持樂器,身上的帔帛迎風飄動著;飛天之間是一個化生童子。中心柱座的四角各雕著一個象頭,象徵著四頭大象承托著沉重的塔座。在柱座的每面還分別雕刻了八身伎樂人物,他們有的吹橫笛,有的彈琵琶,有的擊羯鼓,有的奏箜篌,歡快地演奏著美妙的佛國音樂。第46窟中心柱基座的四面除了伎樂人之外,還有神王和供養人的形象。

圖4:須彌山石窟北周第51窟主室後壁三佛像

  第51窟由主室、前室和左右室組合而成,是須彌山形制獨特、規模最大的一所中心塔柱窟。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使窟室受到了嚴重破壞。它的主室高約10米,寬14.6米,進深12.5米,中間立著邊長5.5米的通頂大方柱,在左、右、後三面各開一龕,龕內是一佛二菩薩像。主室後壁並排端坐在長方形壇上的三尊佛像,高達6米許,不愧為中國北周石窟藝術中的傑作(圖4)。

唐代以後
  唐代,是須彌山石窟藝術的繁榮期,保存至今的窟龕數量也最為豐富,主要分佈在大佛樓、相國寺、桃花洞三區。第105窟俗稱桃花洞,是中國石窟中較為罕見的一所唐代中心柱窟,在中心柱的每一面,除北壁裡龕僅雕了一尊立佛外,其餘各龕都有主像和脅侍菩薩。這些菩薩像的頭頂梳著高高的髮髻,身上繞著飄帶,形體優美,亭亭玉立,展現了大唐特有的藝術風采。窟室左壁的後部還雕了一身展開雙臂站立著的接引佛,是阿彌陀佛正在迎接眾生們進入西方極樂世界的形象(圖5)。

圖5:須彌山石窟唐代第105窟窟室左壁的接引佛

  在相國寺區,還分佈著一系列成組的唐代佛殿窟(圖6),它們一般是方形平面,沿著正、左、右三壁設置有倒凹字形的寶壇,在壇上雕著佛與脅侍的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或二力士)像。這種窟是提供給僧侶們拜佛講經說法用的。在它們的下方,還分散著系列成組的僧房和修行用的禪窟,這樣就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崖間寺院體系。

圖6:須彌山石窟唐代第62窟後壁

  第5窟的前面原來有木構的樓閣建築,所以從明代以來這裡就俗稱為大佛樓。窟內高達20.6米的倚坐在彌勒佛像,儀態威嚴,表情慈祥,面對著山前的開闊地帶,大有高居須彌山俯視人間眾生的感覺(圖7)。在人們的眼裡,這尊大佛就是須彌山石窟藝術的象徵。

圖7:須彌山石窟唐代第5窟大佛

  須彌山石窟中還保存了一些宋、西夏、金、明各朝代的漢文題記,在松樹窪區還有幾座明清時代雕成的喇嘛塔,對於我們瞭解這處石窟群的歷史與演變也是很有幫助的。過去,我們對須彌山石窟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隨著旅遊業的開展和研究的不斷深入,這個隴東高原北部最大的石窟群,必將越來越多地向世界各地的人們展示風姿。

(来源:觉风佛教  作者:常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對反對
行深致远,造就心灵佛图——佛教图片分享平台——佛图网www.photobuddha.net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GMT+8, 2024-11-1 06:51 , Processed in 0.166490 second(s), 4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