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石山哲也的陶艺作品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石山哲也1973年生于日本琦玉县,雕塑和器皿是他创作的主要构成。每一件器皿于他,同雕塑的创作是相同的。作品中所关注的“边缘”是器物与水相融时的角度,厚厚的釉面所表现的不仅仅是清润的色泽,也是乎于让角度更加柔软。
石山哲也与中国陶瓷的缘分很深。从躺在日本家中柜子里的古董瓷到手指间揉捏的景德镇瓷土,时间穿针引线,将这种缘分绵绵密密地缝进了他的生命中。































5月19日,他带着回望的情绪,将他与陶瓷之间的故事呈现而出。地点选择在中国景德镇乐天陶社的木扉堂。这些作品中,有一半来源于纯正的日本制作,一半糅合了地道的中国景德镇的制瓷工艺。
青釉、色釉、高白泥、金属釉,延续了他试图通过不同肌理的变化所要表达的律动风格。无论作品样式大小、形状各异,站在它们面前,似乎都能接收到“像水一样流动”的观感。艺术无国界,两个国家间不同的陶瓷原材料和工艺,并未影响到石山哲也对作品的表达。
两年前,石山初到景德镇,这座中国南方的潮湿小城,给了他一幅安静的假象,彼时正值临近春节,平日里拥挤不堪的制瓷街区老鸦滩换上了一张慵懒的脸庞,偌大的乐天陶社中也只有两三个人在穿梭。城市里,只有遍地的小作坊给他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同年10月,又来景德镇。眼前的景象把他惊呆了——街上像突然冒出了很多做瓷器的人一样,与8个月之前相比,完全两个世界。他很兴奋,走街串巷,探访小作坊,寻访传统工艺,并且留下来做自己的产品。一个月的行程很快过去,他不尽兴,紧接着在2003年4月,第三次过来,景德镇像是一个有藏宝图的地方,随着了解的深入发现惊喜越来越多。从原材料到生产线,再到人工,简直是个天然的做陶瓷的地方,他很奇怪“为什么很少有日本的陶艺家来到这里”。
在景德镇传统的施釉手法中,有一样叫“浸釉”,把瓷坯以垂直角度轻轻放入釉缸,使釉料薄薄的均匀附在瓷坯表面。石山哲也觉得这很有趣,他开始关注器物与釉料相融时的那条“边缘”,不同角度浸入釉料中产生的“边缘”千差万别。这种观察所得出来的现象,打开了他之前习惯从水中获取灵感的通道。
他选择了一种非常具有安静之美的青釉,故意将雕塑作品以各种角度浸入,让厚厚的釉面呈现出水流的柔软感,然后在这些朴素而柔软的创作中,加之金、银彩的工艺,或者直接在“边缘”上大做文章,将它由一条细细浅浅的纹路变成一个横切面,做出一个类似水面倒影的效果。
这是他第四次来到景德镇,他说很快会迎来第五次。他相信这是种缘分,就像他最近在家中打开储物箱,与很多来源于中国的古董陶瓷不期而遇一样。缘分早已埋下,只是现在才开启。


作者:徐啸   感谢乐天陶社何哲熠供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對反對
行深致远,造就心灵佛图——佛教图片分享平台——佛图网www.photobuddha.net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GMT+8, 2024-11-1 08:30 , Processed in 0.165051 second(s), 5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