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五胡十六國時代金銅佛坐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7f4wx8 發表於 2023-2-15 10:34:0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福格美術館藏的此尊金銅佛坐像,是繼其前藤井有鄰館藏金銅菩薩立像之後的中土第二尊像,而且也是無銘文的古式佛雕像之一;又在造像式樣特徵上,也是中土佛雕塑史上,極為獨特且又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尊。然而這麼重要傳石家莊出土的這一尊古式佛坐像,卻不見於著名的學者,即大村、喜龍仁、松原三郎所著的有關中土雕刻史著作的圖版編號上。此佛坐像在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末時,曾經由大阪山中商會之手攜致日本,其後即流轉到美國,為當時紐約的魏因斯羅普式收藏。然今天已歸於哈佛大學福格美術館收藏。



坐像  銅造鍍金  傳河北省石家莊出土
3世紀末  高32.9cm  美國哈佛大學福格美術館




禪定佛坐像(舍衛城神變?) 灰色片岩  Takht-l-Bahai出土
3~5世紀 30X28cm 帕夏瓦博物館



  此尊佛坐像,頭髮正面左右中分,髮紋規整且施以細緻刻線,頂上置高肉髻(或稱寶髻、烏瑟尼沙),其髻底有髮際相接之處,以一似寬髮帶之物圍繞。此奇異結髮式,雖是直溯於犍陀羅覆缽形的一種髮式,然其高肉髻所形成的明顯曲角造型,卻異於犍陀羅的圓弧形髮髻式,而且在其後的中土佛像造像上,也不太常見。
  然而,此佛像上的高肉髻,在造型處理上,雖可從中土的古代人像上尋探出一點相關脈絡,但是在其高肉髻頂上,設有一孔,可容藏佛舍利的信仰,當然不用說是不見於中土古代人像之上的。此種兼具有藏以佛舍利作用的肉髻,似乎只見於五胡十六國時的中土及西域。《法苑珠林》卷十六,便有一段東晉道安與其弟子釋慧遠等四百餘人,從北渡江避南投襄陽時,遇一古銅佛,見眾人不敬,道安便以火焚肉髻,發出火光以愧服眾人的記載。
  全身衣紋,從胸部左肩起,開始緩緩地且宛如流水密密平行地布下全身,甚至過腕部、膝部全部覆蓋的處理,不用說是保留中印度秣菟羅及犍陀羅式的表現。還有,兩腕至身之間的兩脅之下的深凹處理,是犍陀羅式的常有表現,尤以衣端如蹄尖婉轉的襞紋,是明顯的犍陀羅末期風格。但包纏兩腕的平行線襞紋,以竹蓖雕作,表現出極其顯著高突的手法,正如長廣敏雄氏所言的:「這是在其他任何雕像上,無見其例的。」然而在長廣氏此書出版後一年半,始皇陵出土的大型式土俑,確可發現有使用竹蓖的雕作表現,但是否如此尊佛坐像所顯現的高突衣紋表現,似應依其實物,才可驗證。但從圖版上看,武土俑的腕部衣紋,有高突起,但不如佛坐像之明顯,然在寬幅度上,是又大些。
  總之,在衣襞紋上處理,其寫實性與厚重性、柔軟性、還未完全進入中土化的形成期。至多可說是要進入中土化的改變期,而且連過渡期的表現,都還未達到。這些可與前述秦代女子坐俑、及長信宮燈女坐像、任家坡漢陵陶俑,作全身量塊的對比,便可窺出。
  至於手勢,雙手大而緊緊密合,甚至連指甲部分也相扣合。此即所謂的禪定形印。雙膝左右伸張,作結跏趺坐,從手與膝勢知,此是禪定形之佛。換言之,此佛是我國第一尊金銅佛雕單尊像的禪定佛坐像。
  再者,若從肉髻納藏佛舍利的造像式樣上看,一生從事敦煌畫研究,至今尚無人能達其項背的學者,亦即《敦煌畫研究》大著的松本榮一氏說法,也需傾聽一下─即頭頂隆起寶髻,是世尊三十二相好之一。因此寶髻藏舍利,應是世尊的一種定型尊容,且也是居於世尊遺體火化、分其舍利供養這一信仰理念而來最為尊敬的造象式樣。
  其次,顏面額際開廣平展,白毫明顯隆起,鼻身厚實,蓄留濃捲大鬍,左右延伸,其額又碩大,這些是道地的異國犍陀羅風味。然而其頰至額漸漸削弱的表現,已不同於藤井有鄰館所藏的金銅菩薩立像,可說已開始漸帶脫離犍陀羅之色彩了。


佛坐像 高浮雕 北魏時代 鞏縣出土 基美博物館



金銅佛坐像 北魏時代(5世紀後半) 美國堪薩納爾遜美術館


来源:覺風佛教藝術學院  作者:林保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1 反對反對
行深致远,造就心灵佛图——佛教图片分享平台——佛图网www.photobuddha.net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GMT+8, 2024-4-28 15:44 , Processed in 0.083429 second(s), 40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