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文岭镇前董村的棋山禅寺,几经战火屠夷,屡毁屡建,如今在慈腾法师的带领下,它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创造出古今交融独具特色的园林式禅修寺院景观。
棋山禅寺原名碁山寺,《长乐县志》载:“碁山寺在县治东北二十四都,唐咸通二年里人王俸建。”不过“清康熙间毁,嗣建后座,雍正间又建前座,余尚未尽复。”
唐宋佛教鼎盛时期,棋山寺建有殿堂,僧寮计36座之多,僧众四百余单,规模庞大,声誉远播。其自然景观本就奇妙,加之兴建寺院,禅兴地旺,故而引来四方文人学士竟相登临,赋诗题咏。
宋朝时长乐县令董渊有《棋山》诗曰:
风际有云多世态,海中无底是人心。可堪更问棋山话,一局闲争古到今。
从中可以看出,棋山寺的名称是与棋山的传说有关。
后任县令徐俛亦咏有《棋山》一首曰:
风驭云軿去渺茫,石奇松老尚苍苍。留题尽有争先意,谁识棋山是道场。
在佛寺那恬静沉思的境界里,许多文人志士沾着一身尘世的薄凉浸润其中,得一泓澄澈与清明。
明朝后期,倭寇横行于东南沿海,寺院深受其害,毁于兵火之中。及至清初又有僧人于此间结茅而居,大阐宗风。遂复建禅院,但已无旧时规模。继而辛亥革命爆发,战事频仍,寺院再罹患难。
2000年在广大信众的支持下修建了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总面积400平方米,面阔20米,深20米,前带露台,独具风格。
2002年慈腾法师入住棋山寺,组织大众筹备资金为大殿佛像贴金。此后在慈腾住持辛勤努力下,相继修建了天王殿、云水楼、五观堂、斋堂、寮房等。2011年修建阿兰若闭关房与菩提精舍木屋,2017年修建狮子林木屋、无心茅棚与维摩诘居士楼。2018年修建观世音菩萨圆通宝殿。2019修建棋山别院山门与木屋。2020年修建寺院外山门与内山门。2021年修建东边大斋堂框架、西边般若讲堂与吃茶去茶室。
在寺院建设过程中陆续发现历代寺院遗留建筑有:李兆珍相关碑文一块,宋代石桥两块,碁山寺碁字石板一块,祖师塔碑文一块,金刚圈一个,石狮一尊,长石槽一个,石柱数条,古井一口。
修复后的棋山寺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5970平方米。整座寺院沿山势自然上升,层次分明。殿宇巍峨壮观,四面环山,密林相围,远离喧嚣,美不胜言。这些散发出现代气息的佛教文化建筑,延续着浓郁厚重的人文历史。
慈腾法师还带领寺院众僧长期坚持弘法,内以僧众自主静修为主,外则积极参与新时代的佛教建设。2003年开始法师自己安居,2008年僧团开始夏安居,现有常住僧众60多单,日常有念佛受戒、讲经共修、短期闭关、周末禅修等活动,成为广大信众认识佛法、了解佛法的平台,为现代化数字时代佛弟子们,树立正确信仰与爱国爱教的优秀传统文化作贡献。
慈腾法师致力于佛法人性化,佛法生活化,佛法智慧化。因此他对于善以生动活泼的演讲方式将修行落实于生活的演讲内容、启发了蒙昧迷茫心灵的慧律上人十分崇敬,故而邀请慧律上人为正在修建的观音殿题写牌匾:
如今棋山寺再现昔日庄严雄姿、僧来俗往、梵音缭绕的情景,寺院松竹并茂,叠翠重重,日照山林时,梵刹相辉影,万籁皆俱寂,惟闻鸟啼声,给了众人在纷繁的尘世里一处安静之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