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从六朝经卷看佛教文化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複製鏈接]
佛教精舍 發表於 2016-2-14 13:51: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大观书画
QQ截图20160206163655.jpg

前言:在魏晋南北朝的佛写经中有些经典的偈语流传甚为广泛,很多仍为今人争相引用。近日沪上知名古籍版本藏家双德堂主无意中在自己收藏的佛经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摘句,这些惊人的发现,把一些现在耳熟能详的常用词汇的出现,推进到了1400多年前。下面我们就精选其中的一些,与大家分享。

知识积聚钱财

我们所熟知的"知识就是力量"来源最广泛的一个说法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的名言,再追溯到13世纪波斯诗人萨迪也提出过:"知识是取之不尽的源泉,用之不竭的财富。"。然而我国提倡这一思想足足比他早了700多年。古人就深谙其精髓,并将其誊写在佛经上,以供后人传阅。依照双德堂主的观点:佛教中的知识应为智慧的其中一种表现,不仅是指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本心的参悟。佛家认为"财、色、名、食、睡"为五欲,这五欲的执着是导致人堕落地狱的根本原因。所以佛经上所谓的财富并不是私人占有的财富,而是为众生共有的"真财富",这正符合了佛家摒弃执念,无欲无求的境界。《地藏经》讲,舍一得万报,布施一块钱将来必定能感得一万块钱的果报。即是从"私我"到"无我"的转变,也许"知识积聚钱财"的真谛正是如此!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第一夫人

双德堂主非常惊讶地发现了在佛经中居然有"第一夫人"的词汇,大家都对这么时髦的词语出现在古佛经里感到惊叹不已!他指出:按此卷说法,早在1400多年前的古人就已经称他们的国母(佛陀之母)为"第一夫人"。溯其源,可追溯到2500余年前。如论汉语最早提出"第一夫人"的称号,目前所知,应以此卷最古。而现在,第一夫人一般特指国家元首的妻子。民国时期著名的第一夫人是相继担任国母的宋庆龄和宋美龄,二位是亲姐妹,都受过良好的西方教育,巧合的是她们都嫁给了国民党最卓越的两位最高领袖。并在民国激荡的外交舞台上展现了最辉煌的魅力!在传统意义上"第一夫人"是一种礼仪的存在,亦是一国的形象。直到现在这个称呼一直保留了下来。


9.jpg 10.jpg

捡漏

双德堂主还无意中在佛经中发现了"有漏"、"无漏"等词汇,一位拍卖圈的朋友得知后开玩笑说:"捡漏是人最常态的心理,连佛祖都不例外。佛经中经常问到"是有漏 是无漏?若有漏,若无漏?"看来佛祖对行情不太熟悉,所以对"有漏"与"无漏"疑惑不决。这位朋友又说道:其实,不用纠结 。东瀛早有名句“よろしく”(有漏喜购) ,意思甚为简单明了!"

其实,在佛经中,"有漏"梵语sa^srava。对应"无漏",本意是指"烦恼"。人类由于滋生烦恼,而在迷妄的世界里流转,难以脱离苦海。故称为有漏;若达到断灭烦恼之境界,则称为无漏。在四圣谛中,苦谛、集谛属于迷妄之果与因,为有漏法;灭谛、道谛则为觉悟之果与因,为无漏法。有漏、无漏之法,在修行之因、果当中,具有极重要之地位。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知恩图报
"知恩图报"语出《说苑?复恩》:"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史记》秦本纪第五.

《增一阿含经》中有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众生知反复者。此人可敬。小恩尚不忘。何况大恩。设使离此间千由旬.百千由旬。故不为远。犹近我不异。所以然者。比丘当知。我恒叹誉知返复者。诸有众生不知反复者。大恩尚不忆。何况小者。彼非近我。我不近彼。正使著僧伽梨在吾左右。此人犹远。所以然者。我恒不说无反复者。是故。诸比丘。当念反复。莫学无反复。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知恩图报"是佛教重要的代表思想,这与我们老百姓平日所说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观点不谋而合。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人与有情世界的一切生命皆要互恩互助,重视推行孝道思想,报恩为尽孝的主要行为内容。开示世人以慈悲之心善待众生、相互施恩、共享喜乐。随着佛教"报恩"思想的日趋成熟,逐渐形成了"报四恩"体系,列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即为:报众生恩、报国家恩、报父母恩、第四,报三宝恩。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祸从口出

语出自: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大方便佛报恩经》中有云:"人生世间,祸从口生。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炽燃,能烧一世;恶口炽燃,烧无数世;猛火炽燃,烧世间财;恶口炽燃,烧圣七财。"这位藏家收藏的六朝佛经中,多次提到要谨慎守心,提防"祸从口出"。一言不慎,遭致无量剧苦。而佛家说的"十恶业"中,"口恶业"占了其中四项。佛经中说:造口业的人,将沦为拔舌地狱,遭受无尽惨报,不可不慎!

与人交谈要注意分寸,因人而异。对于品行端正的人,推心置腹,直话直说。而对于一些搬弄是非,好事者,则要三缄其口,敬而远之。勿因不慎说错话,或被人断章取义、混淆是非,无端给自己带来麻烦。因此,平日要谨慎言语,不轻说妄语,不刻意欺瞒。不搬弄’是非,不离间他人感情,不逞口舌之恶。诋毁侮辱他人,肆意谩骂,恶口伤人。佛经有云:"造口业者,当受畜生果报。"如能远离绮语,则心正言顺,温和有礼,威仪庄重,必能得到他人尊重。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大力士

"大力士"今人意为:"有强大力量的人。"而在佛教的四大护法中,就有一位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应为经中的"大力士"。


37.jpg
38.jpg

游戏

佛经中亦有劝导众生勿沉迷游戏的句子,适用于今人。提醒我们合理安排时间。

39.jpg
观众

佛经中的"观众"并非今人的"观众",而应是"观众生"中的截取。《维摩诘经》第七品即为《观众生》。



43.jpg

大慈大悲佛

44.jpg
45.jpg

46.jpg
分别解说


47.jpg
48.jpg

六朝写经的书法雄健而兼具飘逸之美,遒劲古幽、典雅而有风韵。而甚为难得的是,我们有幸通过双德堂主的收藏,在远达1400多年前的佛经中发现了许多沿用至今的"古语今用",它或许能将我们许多词汇用法的论证,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而佛教中奉行的"诸恶莫作,知恩图报、众生平等"等思想,对后世至今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大观书画与藏家这次倾情奉献此文,希望能借此能拉近佛经与大众的距离,它们不再是晦涩难懂的文字,而是与我们的生活,信念,处事方法息息相关。
49.jpg
50.jpg

本文图片由国内知名古籍版本藏家双德堂主王德先生提供,大观书画清鸣编辑整理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行深致远,造就心灵佛图——佛教图片分享平台——佛图网www.photobuddha.net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GMT+8, 2024-10-5 08:37 , Processed in 0.166709 second(s), 130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