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1 09:23 | 發佈者: 钟无艳色
10月16日,为期一个月的“东去西来:11至14世纪藏传金铜佛像精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开幕,展览以元代为中心,展出11—14世纪各地域具有代表性的佛造像40余件,涵盖东北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我国西藏与中原汉地等风格。展览将通过对佛造像精品的呈现,展示佛造像的美学及工艺发展轨迹,探索佛造像的美学意义。 佛教历史源远流长,而佛造像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门类,流派众多,异彩纷呈,承载了历史的源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次展览按地区风格分为帕拉造像艺术、克什米尔造像艺术、尼泊尔造像艺术、西藏西部造像、卫藏地区、中原造像六个部分,并以年代为纵线,体现佛造像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循着历史的轨迹,对各时代佛造像艺术发展状况和风格特点分别进行展示,各时期又陈列出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展示佛造像在各个地区具体表现形式的异同,或清隽飘逸,或典雅端庄,或朴实自然,或雕饰华丽,以期向观众展示一个完整的佛像艺术发展脉络和清晰的时代与地域风格轮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