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12 15:12 | 發佈者: 闻音
「Buddhabot」是由日本京都大学于2022年起开发的弘法系统。「人与社会未来研究院」的熊谷诚慈副教授与研究团队运用AR和AI技术,制作佛陀的虚拟化身,让使用者可以透过应用程序,跟化身对话。当用户使用文字或语音输入问题时,虚拟化身就会依据佛经解疑释惑,让人有一种仿佛在与佛陀「聊天」的感觉。(详情:日本京都大学研发佛系siri,随时随地跟佛祖「聊天」) 应不丹政府的要求,「Buddhabot」的英文版于2023年完成。该团队使用OpenAI的ChatGPT生成式AI对Buddhabot进行了改造,创建了「Buddhabot Plus」。 「Buddhabot Plus」为论述添加了解释和说明,基于先进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分析古代佛教文献的数据生成高质量的响应,旨在为用户提供对佛教教义的深入解释。 双方将共同测试和改进英文版「Buddhabot Plus」,邀请100到200名自Tango佛教大学(Tango Buddhist College)和心智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学生对该聊天机器人进行约六个月的试用,进一步完善其功能与设定,并为不丹的寺院机构制定使用指南,预计2027年在各寺院推出「Buddhabot Plus」。 随着年轻一代对佛教的兴趣下降,不丹正在考虑是否向普通民众开放这项技术,因为几乎所有普通民众都能听懂英语。 《Kuensel Online》报道,熊谷诚慈副教授认为,BuddhaBot有潜能开拓新的可能性,让大众透过以前无法想象的方式来接触佛法,同时助僧众拓展佛学知识。 他说:「BuddhaBot的旧版本能够引用佛经文本来回答问题,但它难以提供更清晰、详细的答案。改良版BuddhaBot将会提供更全面的回应,同时保留佛经的原文。」 研究团队相信,BuddhaBot的新版本,将会开拓人工智能的新可能,例如促进跨宗教对话,以及AI在管理经济学的应用。 「通过将BuddhaBot的算法应用于非佛教文本,可以创建能够生成管理建议或模拟宗教间对话的聊天机器人,」熊谷诚慈副教授说。「这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跨学科知识共享的方式。」 与其他生成式人工智能一样,「Buddhabot Plus」引发了人们对数据可靠性、潜在版权问题和信息准确性的担忧。然而,熊谷诚慈副教授强调,聊天机器人从原始来源提取信息以确保可信度。 该团队表示,基于道德、法律和社会问题,团队计划进一步开发代表人类历史的哲学家和圣人的交互式人工智能,以在数字空间中重现丰富的传统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