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7座设计大奖,这个“祈祷交响乐团”的A4佛龛,正在重新定义生与死的边界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和宗教观念的变迁,传统的祭奠模式正面临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个性化的祭奠模式。
在日本,一个名为“祈祷交响乐团”的设计品牌,用一系列创新的佛龛和牌位,为现代人提供了寄托思念、疗愈心灵的全新载体。
传统的佛龛被视为仿造极乐净土的小型寺院,样式庄严,但“祈祷交响乐团”却打破了这一常规,衍生出家具式佛龛和设计款佛龛等等。
“祈祷交响乐团”的佛龛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核心在于其颠覆性的设计哲学。
“祈祷交响乐团”的代表作之一,仅仅保留了外围木框,形成了一个通透的空间。这种设计,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有风伴着空灵的铃声穿过,营造出一种宁静、空灵的氛围 。
这款佛龛将传统佛龛融入现代生活,做成了方便融入家居环境的A4尺寸,让祈祷空间有了棱角。
创始人菊池直人明确指出,“祈祷交响乐团”的设计蕴含着北欧家具的精神。他认为,风格越简约,越能凸显精髓。这种像北欧设计家具一样的简约外观,能跨越代际,与任何室内装饰完美融合。
佛龛选用天然木材,呈现出木材肌理,让人想伸手触摸。天然原木握在手中,会跟人的肌肤一样不断升温。这种对材质的坚持,体现了对工艺的精益求精,旨在打造出可以修修补补、一直使用的作品。
“祈祷交响乐团”的理念超越了物品本身,触及了现代人对生命终极关怀的需求。
他们的核心概念认为,纪念用具,才是希望能治愈逝者家属心灵的事物。
在静冈的制作公司INBLOOMS,设有“祈祷交响乐团画廊”,采用完全预约制。这种像美术馆一样的奢华空间,让家属得以在一个私密、放松的环境中,慢慢挑选数百种手工供养作品,体现了对逝者家属的深度关怀。
除了佛龛,“祈祷交响乐团”的母公司INBLOOMS也推出了创新产品——“森之牌位”。
祭奠逝者的牌位上刻有逝者法名和去世时间,是灵魂寓居的场所。以往牌位只有黑漆涂层,但森之牌位提供了很多选择。据介绍,该品牌开售当初就集齐了两百多种天然木材,可以说是“森林的宝石”。
这些创新,帮助人们解决了“该给装有遗骨和骨灰的容器找个怎样的‘家’”的问题。
“祈祷交响乐团”的创新获得了广泛认可,他们已斩获7次日本优良设计大奖 。
这一切设计与理念都来自于INBLOOMS的创新带头人、法人代表菊池直人,他从名古屋的测绘学校毕业后,就职于一家建筑公司,负责公园式陵园的设计和施工。就是这段时间,他开始思考现代丧葬和祭奠的方式。
之后他回到静冈,这时,恰好一家用遗骨做钻石的瑞士公司落户静冈。菊池认为这为解决日本陵墓问题打开了思路,便借机转型。他开始创业,开发了将遗骨或骨灰装入吊坠的饰品“ASH IN JEWELRY”,饰品成为爆款。
他认为,如今越来越多相似产品的出现,说明他们开辟的新赛道终于获得了大众认可 。
菊池直人希望他设计的佛龛造型能变得像衣架造型那样稀松平常。他期待有一天,人们一提到佛龛就想起房子的形状,并且会问起这是谁的设计,那他就满足了 。
“祈祷交响乐团”所做的,远不止于设计一款佛龛。它是在用北欧家具的简约精神和天然木材的温柔肌理,回应现代人对逝者思念的迫切需求。这是一种全新的生命关怀理念——祭奠不再是沉重的仪式,而是日常的思念与心灵的疗愈。
当这些“祈祷的交响乐”最终在每一个普通家庭中奏响时,祭奠也将真正成为一种与故人同频共振、温暖且触手可及的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