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8 18:18 | 發佈者: 梦旅人
前几日我们佛图网分享了“全世界奇奇怪怪的佛像,真脑洞大开!”,引发很多人的兴趣,其实随着元宇宙的不断发展,佛像也突破了大家的想象,越来越多有趣的科技造佛真的是酷炫迷幻! ![]()
出生于1978年的雕刻家上根拓马,曾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佛教艺术展览——“攻壳护法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 千手观音 因为从小沉迷与机甲动漫,上根拓马便将机甲与佛像做了结合,利用3D打印树脂,制作了一组30到50厘米的作品,名曰“攻壳护法队”。 ![]() 不动明王 ![]() 大圣欢喜天 由于密教宇宙中护法神众多,除非专家学者,大部分民众可能对相当多神灵都一无所知。上根拓马就干脆给其中一些佛像起了比较流行的名字,如不动明王、焰魔天、持国天等。 ![]() 大威德明王 ![]() 地天 ![]() 梵天
韩国的艺术家Wang Zi Won设计的佛像,由现代科技的各种机械零部件组合而成,有金属的厚重感,双目闭合的面部表情,又让它显得庄严肃穆。 ![]() ![]() ![]()
数字艺术家林琨皓2020年在上海举办了一场“刷屏级”展览《仿佛·未来》,非常赛博朋克、科幻。 ![]() 那是林琨皓的第一个实体化作品,他把早期做的3D虚拟佛像“未来仏”,搬进现实世界,让100尊佛像在一个空间内并联。 “未来仏”的实体雕塑,黑、白、金面的佛头上端盘着三角形的云髻,佛头身后的LED光圈点亮时,显得非常科幻,他戏言这是“LED供菩萨”。 ![]() ![]() 在虚拟世界做仏像,不会受限于材质、大小,仏像可以是无比巨大,也可以是捧在手心里的造像,充分拓展各个维度的可能。 ![]() 在林琨皓眼里,3D技术可以创造整个世界和宇宙。他开始意识到,人走向神的渠道,或许就是科技。 在造《泪目菩萨》时,林琨皓脑海中先浮现出一个画面:一尊仏像不断旋转,伴随着海浪的起伏,脸上永远挂着泪珠,“一种数字化的浪漫与慈悲的体现”。 ![]() 《大势至》的灵感来自于大势至菩萨,代表大智慧。在彼时的林琨皓看来,智慧与科技密切相关。所以,他用电子元器件、显卡拼凑出一个复杂精密的仏头形象,无数管道缠绕着它,正要向前飞跃。 ![]()
土御门佛所原本是一家专门雕刻佛像的工房,不过自从三浦耀山法师要将传统的佛像与现代科技形式结合让佛像飘在空中,弟子们就一边雕刻一边学习新的技术。 ![]() 五年的时间,三浦耀山法师终于找到心中理想的方式,他将自己雕刻的佛像与无人机结合,复现了传说中“佛祖降临”的场景,让现场的信众看着就会产生一种庄严、甚至是一种我佛降临的神圣感觉。 ![]() ![]() 法师只要操纵无人机,就能让这些佛像浮空。 ![]() ![]() ![]() 除了搭配无人机以外,开始运作的时候现场会关灯,启用特殊照明,漆黑的空间里会在佛坛中心亮起聚光灯,搭配干冰制造烟雾效果,然后无人机佛像从烟雾中“飘”出来,如此一来,仿佛佛祖在腾云驾雾的样子。 据三浦耀山法师表示,佛教有一种阿弥陀佛来迎的说法,意思就是死亡的人,会看见阿弥陀佛从极乐净土出来,腾云驾雾来迎接自己的这种方式。
为了让人们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平日里都处于非公开状态的观音堂主佛·千手观音像等33尊佛像,仁和寺制作了一段VR影像,以虚拟的立体画像来进行介绍让大众来观看这些宝藏。 ![]() 主佛千手观音像及伺像 风神和雷神,哼哈二将,以及增长天、持国天、多闻天、广目天四大天王……那些被安放在观音堂里、曾于江户初期制成的佛像,全部出现在虚拟世界中,用13分钟的时间,让大众进入一场神圣的幻境中。 ![]() 音乐神 ![]() 四大天王 这些佛像,平时也只能每个月出现一次,也就是在每月的“观音会”中,大众只能从很远的地方进行欣赏,但VR影像中,佛像却近在咫尺。
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院(即美国国立博物馆)有一尊来自公元6世纪中国的无头佛像,他原本是佛教中常见的大日如来(或毗卢遮那佛),又被称为“宇宙佛”。 ![]() 2016年,史密森尼亚洲艺术博物馆在史密森尼数字化项目办公室(Smithsonian Digitalization Program Office)的协助下,利用数字技术呈现了这尊大日如来佛像。 以互动装置的形式进行展示的“信仰之身”不仅展示了大日如来佛本身,也呈现了古代雕塑研究方式和工具从拓印、摄影到数字科技的演变进程。 ![]() Magic Leap 与史密森尼学会合作,将著名的宇宙佛带入了空间计算领域。通过 AR 应用程序《宇宙佛》(The Cosmic Buddha),人们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实时查看这一历史对象的 3D 模型。 ![]() 利用空间计算的力量和最新的电影技术,Magic Leap 与史密森尼亚洲艺术博物馆的策展人基思·威尔逊(Keith Wilson)以及数字化计划办公室合作,创建了这一雕塑的 3D 图像,并以真实感形式进行渲染。 ![]() 通过 Magic Leap,博物馆策展人可以同时向不同地点的人们展示一件手工艺品的数字版本。他们可以指向、突出显示和放大元素,并阐明要讨论的特定区域。用户可以在艺术品周围走来走去,近距离观察,提出问题并分享意见。 ![]() 这尊佛陀很久没有和人们说话了,虽然它已经失去了一部分沟通能力,但如今,被数字化的塑像,对保护和理解这件独特古物都是一种新的尝试。 其实,不论是什么样的形式或材质,科技都是一种“加持”,也是这个时代,佛教文化与新技术结合的一种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