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9 15:49 | 發佈者: 闻音
位于瑞士卢塞恩市的彼得教堂(Peter’s Chapel),是当地最古老的基督教堂之一,今年8月起破天荒引进「人工智能(AI)耶稣」,使得这座古老教堂一跃成为了最时髦的赛博话题。 AI耶稣的实验期长达两个多月,教堂于近日分享项目成果。这位「AI耶稣」是实验性质的艺术装置「机械降神」(Deus in Machina),这个现代「告解亭」配备了垂直荧幕、计算机和一个蓝色按钮,以桌面计算机运算,在荧幕呈现数码脸孔。 「AI耶稣」以全息投影的方式呈现,信徒可以透过 100 种语言与「AI 耶稣」进行对话,它可以每天24小时提供服务,两个月来已跟千人互动,其中包括来自中国、越南等地的游客。教会方面强调,这并非正式的告解仪式,而是一种思想交流的实验。 而信众在使用前,也要先同意使用风险,AI耶稣会提醒访客要保护个人信息,「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透露个人信息。使用这服务的话,需自行承担风险,如接受请按下按钮。」信众同意之后,告解窗上才会出现「AI耶稣」的影像。 这个项目由卢森应用科技大学沉浸式实境研究室与教堂神学助理 Marco Schmid 共同开发,希望探讨 AI 在宗教中的角色。Schmid 表示,这个实验希望为人们提供与 AI 互动的具体经验,以此作为讨论的基础。 研发人员在做了初步研发之后,在教会的支持下,决定为“机械降神”赋予虚拟形象。Schmid神父说:“我们讨论过,虚拟形象到底应该是普通人、神父还是圣徒?但后来我们意识到,最好的形象就是耶稣的形象。” 对这台机器的体验,AI 耶稣倾向于以提问方式引导对话,而非直接提供答案,让信众能自己思考答案。 教会方面表示,虽然 AI 耶稣接受过圣经、神学等内容的训练,可以提供不同寻常的观点,并声称自己免受个人或文化偏见的影响,以免影响对信仰的理解,但仍可能产生不完整或不合理的回应,因此建议信徒不要过度认真看待其建议。 为了降低风险,教堂在安装虚拟形象前,曾有过一次30人的小样本测试。而在AI耶稣推出后,教堂也尽力确保所有访问过AI耶稣的人都能够得到后续支持,以便为AI耶稣可能带来的麻烦进行善后。 据据德国之声报道,三分之二与“人工智能耶稣”互动的信众声称自己经历了“精神体验”,但其他采访对象则认为这只是个噱头。 其实除了彼得教堂,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宗教领域已经开始接受这些新科技,以期吸引更多年轻人,尤其是那些对传统宗教形式感到疏远的人。 海外媒体Notes from Poland报道,波兰波兹南市一座教堂受到无人超市启发,今年10月首次推出「纳米教堂」,教区居民可使用特殊应用程序,随时进入空间祈祷及人际互动。 教堂还配备ChatGPT程序支援的AI助理,可询问有关信仰的问题。现获得约100名教区居民使用,深受80多岁的长者欢迎。 Schmid 也认为“这是一个便捷而平易近人的工具,你可以用它来谈论宗教与信仰。” 他认为它可以被改造成一种多语言宗教指南。他甚至设想,AI耶稣指引了一个新的方向,说明人们正在寻求一种超越《圣经》、圣礼和仪式的东西。 「Deus in Machina」的出现将宗教与人工智能的交集推向新高度,虽然充满挑战与争议,但其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深思。在科技与信仰逐步交融的时代,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类似的尝试。无论是“AI耶酥"”还是其他形式的宗教角色,这些创新都在挑战我们对信仰和科技的传统观念。如何在保有宗教本质的同时善用技术,或将成为未来宗教实践的新课题。你准备好迎接这场变革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