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用新浪微博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佛圖網

我的導航
佛圖網 首頁 新聞專題 熱門專題 查看內容

佛像变“表情包”?自主修复文物要慎重啊!

2022-11-2 17:12 | 發佈者: 闻音

话不多说,

你先来看看这个,

确定他们不是来搞笑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是甘肃西和县法镜寺石窟内的几尊佛像,经过修缮后表情“诙谐幽默”,被网友调侃成“表情包”。

法镜寺石窟造像,石窟现存造像14尊,开凿于北朝,大佛体态丰直,施无畏印,与愿印,可惜头部损毁,身体仅存石胎,泥皮脱落甚早,2000年村民重塑佛头……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村民自发修缮佛像的例子,在四川安岳石窟的佛像,经过了千年,因为表面彩绘已经褪去,当地村民自发给佛像进行修复,结果却把佛像修复成这个样子——

图片

图片


这些佛像出自千年前的唐宋时期,现在却被浓妆艳抹,披红带绿……

保护文物的意识是对的,但这种自发主动修复并不可取,修复文物应该由专业的人来。

当然,也可以由这款“放大镜”来。

图片

这是一个“奇怪”的放大镜,乍一看是个放大镜,但是将这个放大镜放在特定一些画面上,展示的那可是一座博物馆。

例如“春分”图片,被放大镜“加持”后,用户可以看见花开、听见鸟语,画面展示相关诗词文化等。

当然,这不仅仅只限于让文物“动”起来这么简单!如果对上一尊缺失了头部的佛像,“放大镜”不仅自动还原出原本的风采,使用者还能移动“放大镜”观看其上下左右各个部位。

图片

图片

据悉,这款由北京邮电大学等合作研发、外形类似手持放大镜的产品,是一款博物馆AR服务系统

这套系统与5G技术相结合,通过终端设备对展品的实物扫描,实时呈现藏品信息的数字虚拟内容,并获得虚实结合的视觉效果,在活态复原中展现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参观更有参与感和互动性,也可以应用于教育等领域。

图片

当人们参观博物馆时,利用该“放大镜”扫描特定文物,就可以播放根据该文物历史故事制作的动画短片;或者与图书馆、美术馆等平台联动,为观众提供与该文物相关的借阅信息、艺术作品赏析等。

目前,中国科技馆、中华世纪坛、甘肃省博物馆、哈尔滨工人运动馆等举办的展览中,已经运用了这一技术,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办“玛雅人的世界”特展时,也利用其原理提供导览。

图片

文物不能再生,损坏很难复原,这就注定了文物修复要遵守谨慎、科学、最小干预原则,一方面需要专业的人来修复,另一方面,为了让文化代代流传,我们也可以利用科技的方式保护和展示。


發佈者: 闻音

最新評論

查看: 654 | 評論: 0
最热专题
【佛图观】全球百万古籍投喂AI:古籍×AI不是技术命题,而是文明选择题 ... ... ...
【佛图观】全球百万古
在算法飞驰的时代,真正的挑战或许不在于AI能否识字,
打卡世界宗教博物馆,走进全球宗教建筑奇观
打卡世界宗教博物馆,
每年的5月18日,是全球博物馆人的节日。国际博物馆日
2025年第二十届联合国卫塞节泰国主题活动举行,网龙十年打造数字佛教国际样本 ...
2025年第二十届联合国
十年来,网龙网络公司宗教事业部的数字化展览不断迭代
2025年联合国卫塞节盛大来袭,佛图网邀你越南“朝圣+旅行”双重体验! ... ...
2025年联合国卫塞节盛
佛图网作为唯一连续二十多年受邀参加联合国卫塞节的华
走进未来越南:“全景智慧城市”变聪明,寺庙也“数字觉醒”了 ...
走进未来越南:“全景
在数字化平台与智慧城市背景下,共话佛教的当代表达,
最新佛圖
推荐佛图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佛圖網

AI助手

GMT+8, 2025-7-2 02:28 , Processed in 0.14683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2014-2022 佛圖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