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4 18:59 | 發佈者: 闻音
被国际媒体誉为「来自灵魂深处的天籁之音」琼英·卓玛(Ani Choying Drolma),将于9月21日在台湾台北福华国际文教会馆卓越堂举办「天籁琼英——梵音咏唱祈福音乐会」,以其原始纯粹而充满生命力的声音,传递温柔而坚定的祝福。 ![]() ![]() 琼英·卓玛是一名将生命历练化为音乐力量的女性,她的歌声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像是通往觉察与修复的途径。她自幼成长于尼泊尔的传统家庭,面对家庭暴力与困顿,她选择出家为尼,进入藏传佛教僧团展开修行。 在寺院中,她学习诵经与唱诵,也在沉静而专注的日常中,慢慢找回自己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最初在寺中被听见,随着来访信众与音乐人的分享,逐渐获得国际乐坛的注目。 ![]() 她的声音中,蕴含了对苦难的理解与宽容;她的音乐,在祥和的旋律中透出纯净,如同光芒穿透黑暗,引领听者安然穿越人世间的喜怒哀乐,进入宁静的深处。 ![]() 琼英·卓玛的音乐不从众,却走进世界各地无数人的心中。1997年,美国吉他手 Steve Tibbetts 游访尼泊尔时,在寺院里听到她的天籁之声,便请求录制专辑〈Cho〉,从此开启琼英卓玛走向国际舞台的旅程。 ![]() 她曾登上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英国皇家音乐厅的舞台,并与彼得·盖布瑞尔(Peter Gabriel)等国际音乐家合作。此外,琼英·卓玛也时常在欧洲古老修道院与喜马拉雅山间悠然回响,透过简约旋律与深沉吟唱,她传递出慰藉、祝福与希望。 ![]() 琼英·卓玛曾形容自己「我不是艺术家,只是一个把爱化为声音的人。」尽管曾陷于童年的伤痛与怨恨里,但在修持的过程中,她逐渐释怀内心的纠结,学会看见爱,并以感恩之心重新看待生命中的一切。 她相信,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一盏烛光,这份体悟,让她卸下过往重担,重拾内在的稳定与平衡,也让她用歌声承载信念,将爱化为具体的行动。 ![]() 对琼英·卓玛而言,音乐不仅是表达,更是一种与内在对话的方式,也是一条实践慈心的道路。 多年来,她持续将演出所得投入教育与医疗领域,创办尼泊尔比丘尼福利基金会(Nuns Welfare Foundation)、设立「阿尼度母学校」(Arya Tara School),让更多年轻比丘尼得以跨出传统框架,获得知识与尊严。 ![]() 同时,琼英·卓玛也设立肾脏医疗机构,为经济弱势者提供免费治疗,让她所坚持的信念,不止于咏唱,也持续回应现实中的需求。 这些慈善计划的营运,多半仰赖自她的音乐所得。藏族谚语有言:「我告诉你我的梦,或许你会遗忘;做出来,或许你会记得;但倘若我让你入梦,那也将成为你的梦。」 ![]() 在《天籁琼英》祈福音乐会中,琼英·卓玛将以原始纯净的梵音,穿越文化与信仰的藩篱,以善意为光,以慈悲颂唱。在这场演出中,观众不只是聆听者,更象是被引领进入一段缓慢而深沉的旅程,在其中停留、沉淀,感受音乐带来的平静与安定,与琼英·卓玛共振那份柔软而坚韧的愿力。 |